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奇特豎式大風箱,放置在寬敞的山洞中,每口大風箱前坐一個人,正在鼓風鍊鐵。

這種鍛鐵爐鼓風箱是墨家最新研究出來的豎式雙木扇風箱,這種豎式的風箱堅固耐用鼓風量大,強大的風力在鍛鐵時提供了充分的氧氣而提高了爐火的溫度,鍛鐵時的溫度比當世各諸侯國冶鐵家族的風箱都要高很多,因此打造出來的鐵器相當精良。

端木黎道:“君上請看,這種新式風箱提高了火爐內熔鐵的溫度,可以去除更多的雜質,使鐵元素更容易脫硫成型,而且其它元素的比例,也都達到最佳,最新一片打造出來的鐵器零件,已經比以往的鐵器質量,高出很多了。”

另一位姓宋名湛的工匠大師走過來,手裡拿著一件鐵器道:“君上,這是依照草圖打造的小型齒輪和蝸輪,工匠師們已經在一起反覆研究數日,終於把齒輪的齒數,與傳動力大致關係分析出來,這樣能有資料地做出判斷力量的大小傳動,現在這種齒輪,要比以前的輪齒強度好上數倍,以前墨家使用的大型機關齒輪,都是石制的,就是因為鐵質易脆,難以咬合,現在卻可以使用一段時間了。”

辰凌拿過齒輪觀摩一番,果然重量和表面光滑度、硬度等效能,看上去還不錯,接著,其它工匠師又拿來渦輪杆、捶頭、新式虎鉗、鐵夾、鎖鏈等,都是使用最新鐵質打造,效能高出以往三四倍。

以前的鐵質易脆,打造兵器勉強使用,更別說製作成其它機械裝置了,運轉起來,更容易碎裂垮架,但是如今鐵器品質提高了,對於簡單的水力裝置,但是能夠組裝製造了。

“諸位工匠師傅都辛苦了,不知,第一臺水力機,還需要多少時日能問世?”

端木黎恭敬道:“其它零件的個頭兒比較大些,需要鐵量較大,而且鑄型和挪移需要槓桿架配合,所以時間會耽擱一些,日夜趕工,大約正月底,就能組裝完成。”

“好!寡人就在月底,親臨現場,與諸位一起參與除錯。”

“遵旨。”這些大匠師和工匠技術人員們都恭敬稱喏。

辰凌感嘆道:“神臂弓、陌刀、遠端巨車弩、沖天炮等,雖然都有了模型樣品,但是一兩件再精緻,對十萬人的軍隊而言,依舊毫無用處,燕國要振興工業製造,不是隻靠幾個大匠師親手打造出來的一件神兵,而是要大規模,標準化,批次生產,流水作業,只有達到這一點,工業才算真正振興。”

“這一臺水力鍛造機一旦出爐,想好比家裡養的第一隻雞,透過它生蛋,然後不斷孵生出更多的雞來,反覆投入,最後達到裝置批次,所有的工件都統一標準,希望大匠師們,能制定一系列零件誤差標準,抽樣檢查,做好資料採集,分析批次生產的穩定性。”

端木黎等大工匠師傅們都陷入深思,雖然一時對燕王的話,還不能全部消化,有些詞語還覺得生僻,但是畢竟在這一行幹了一輩子,也聽懂了六七分,都點頭思考著。

辰凌對於眾人的研究還是給予充分肯定的,孜孜不倦,投身工業研究,這些老者和中年匠師,都屬於燕國的科技人員了。

離開郊外的科研院研究基地時,都已經是下午了,辰凌對於墨家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還是很滿意的,畢竟在戰國時代,能不斷髮揮思想,研究這些巧工東西的,除了墨家,還沒有那個聖地和諸侯國,如此自成一門學科。

轅車在大內侍衛的護送下,轔轔駛入襄平城。

正月裡,生意相對冷清一些,不過燕國大興商業,對各種坊市和手工業大力倡導,因此,儘管襄平城地處關外,偏僻孤冷,與中原隔絕,但六國商人還是看準了商機,不斷在這投資。

加上燕國與草原通商,毛皮、牛羊、奶酒、馬匹等草原上的物品,由燕國官府平價收購,源源運入襄平城,中價售給六國商人,然後六國商賈再運往諸侯國,高價賣出,各有所獲。

燕國的國營企業和私營商販,大量收購六國的日常用品和消耗物品,提價賣往匈奴、東胡、萁子朝鮮等草原部落,如鹽巴、絲綢、匹配、牙刷牙膏、香水肥皂等等,這樣一來,賺足了差價,燕國獲利滾滾,稅收豐富。

依靠手工業和商業的利潤,囤積財富,用在朝廷建設、國防軍隊、基礎設施、改善民生等方面,暫時三年減少對農民的賦稅徵收,使苦難貧窮的燕地百姓,與流離失所避難而來的難民們,洩壓生存,逐漸解決捱餓問題,社會穩定下來。

街道人來人往,一些主幹道仍是川流不息,辰凌微服出巡,並沒有擺足燕王的架勢,因此一路平靜,他也可以掀開車簾,看著窗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