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7部分

一片肅殺凝重。

易太后今日找來墨妃暄、洛語嫣等王妃,還有幾名軍機大臣,共同商議此次危機。

淳于臻、郭隗這兩名大臣也來了,畢竟當初在魏國大梁城,就是他二人出使中,發現了公子職,並把他帶回了燕國。

“郭卿、淳于卿,你二人當年出使魏國,見到了落難的公子職,現在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述一遍吧。”易太后吩咐道。

“老臣遵命!”郭隗先開口說話,雖然年事已高,但口齒上算清晰,一五一十把他們當年如何發現公子職,如何帶回燕國,後來燕王如何潛伏回去,一步步攪動戰國局勢,讓天下最終爆發大戰,相互抵消,最後被燕所乘,逐一消滅。

樂毅、范雎、蘇秦、蘇代等人聽聞這些辛謎之後,都面面相覷,想不到傳言竟然是真的,不過他們也鬆了一口氣,畢竟燕王是真正的公子職,並非冒牌貨,那就能擋住發難和危機。

易太后輕嘆道:“幾位重卿,這就是整個事情的經過,當時燕王想要以身犯險,就是打算以魏國為突破點,畢竟大梁城地處中原核心,牽一髮而動全身,四周都是邦國,只要一動作,必然會引起摩擦,這樣戰國就穩定不了,大戰連連,相互消耗,給我燕國製造時機,休養生息,又不必擔心六國再次伐燕,安心變法,坐山觀虎鬥,最後等中原消耗差不多了,再出手對付六國,可以說,這個計策很好,即將就實現了,只是現在事情被揭開,燕王又遠在前線,後方政局不穩,需要依仗幾位卿家,力挽波瀾!”

樂毅皺眉頭道:“這件事關乎重大,根據情報顯示,最初由秦國的間諜發出,後來一些五國遺臣、商賈加入,燕老氏族也有人參與,才使訊息越傳越厲害,形成一股輿論風暴對燕王不利,看來有人要謀逆了。”

“當務之急,是要控制輿論,不能讓這種謠言繼續散播,造成民心浮動,各地舊勢力就會抬頭,趁機作亂!”蘇秦警惕說道。

范雎老當益壯,目光閃爍道:“最好,我們能先下手為強,趁著老氏族謀反之前,迅速誅滅,否則下一步,他們就要拉攏禁衛首領,燕軍武將,發動宮變了!”

樂毅又說道:“目前燕山大營有精兵五萬,駐守在燕山腳下,負責防禦山外草原的遊牧部落,禁衛軍剩下三萬,大內宮廷侍衛五千,其中百夫長以上的武官,三分之一來自燕國老氏族的子弟,五成來自燕國本土的寒門庶子,還有兩成,是求賢令時,來到燕國加入軍方效力的劍客遊俠,逐漸被提拔,我們要能利用的,就是那些寒門出身的武將,他們對燕王和朝廷忠心耿耿,而且與老氏族子弟對立,相互排斥,可以提前調動來佈局!”

易太后點頭道:“這也是哀家召你們來的緣由,燕國舊貴氏族,雖然在變法中遭到一定打擊,但畢竟還有部分勢力,根深蒂固,倚老賣老,不肯接受新法,他們這群人,頑固守舊,還有恢復燕舊法,尤其是當今天下即將平定,更像掌權,壓在諸國王侯、公卿之上,不勞而獲,其心可誅,咱們當早下手。”

“目前首要任務,就是掌控輿論,壓制住這股謠傳風氣,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我們有燕京時報、大國士報,只要立即釋出,痛斥這種流言,乃是秦國間諜所為,汙衊燕王正統身份,企圖燕國內亂,此外,有些別有用心者,企圖渾水摸魚,全國上下士子、官吏,當駁斥這種言論,禁止再有人云亦云者。”蘇代這時提出建議。

“那關於燕王與辰凌直接的關係,是否要公佈出來?”

蘇代搖頭道:“臣以為不必說出來,否則百姓猜想連篇,更容易節外生枝。”

范雎也點頭說道:“不錯,如果承認辰凌的身份,會讓天下人覺得燕王是個工於心計,挑起了諸侯之間的大戰,這樣反而對燕王正統身份不利,直接全盤否定,止住謠言,膽敢挑釁王權威嚴的,就是謀逆反之人,可以引蛇出洞,全部伏誅!”

易太后和墨皇后都覺得有理,贊同了這個觀點。

“樂卿,宮外調兵之事,就由你全權負責了,儘早平定這場禍亂,可以讓燕王在前線能夠安心,否則會讓秦國得逞奸計,使我統一大業受阻!”易太后鄭重委託道。

樂毅身為丞相,權力很大,此時身為太尉的劇辛不在燕京,這次大任,自然落在他的身上,畢竟蘇秦、范雎等人,都是文官,不曾接觸過兵法,也沒掌過兵,不像樂毅懂帶兵之道。

“臣定當辦妥!”樂毅恭敬施禮,應承下來。

易太后瞧了淳于臻一眼,說道:“調動錦衫衛在燕京的力量,全城戒備,盯住燕老氏族和一些王侯,如有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