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聽; 老十聽完臉都垮了。
這該怎麼說?生活太幸福以至於成天瞎矯情?
飽漢不知餓漢飢啊。
胤誐拿胳膊搭在胤禟肩上,很認真的開導他:“這種話九哥你同我說說就得了,千萬別讓其他兄弟聽見,很難保證他們不會揍你。”
胤誐說完; 後腦勺就捱了一巴掌。
所以說,胤禟老早就盼著能帶寶珠出去走走,甭管是遊春還是行獵,南巡北巡,哪怕去山莊避暑都好……能有這個機會他是非常珍惜的。
在紅川紮營之後,胤禟一日都沒閒著,除了同兄弟們賽馬,同草原勇士摔跤之外,旁的時間他都和寶珠膩在一塊兒,他倆同騎出去轉悠,看過原上孤煙長河落日,木蘭圍場這頭條件是不如京城,胤禟就是鬆快,過來一趟能多活好幾年。
同他相比,胤禛才叫無趣。蓋因路上耽誤太多,紮營之後他趕著忙正事去了。
兄弟們說去騎兩圈,他不參與,說去獵幾個大傢伙,他沒興趣。
康熙問梁九功,隨行的皇子都在幹啥,梁九功將旁的幾人全點了一遍,康熙聽了一圈沒聽見老四的名,就追問他,梁九功看起來還算鎮定,其實心裡已經便秘了:“自紮營以來,四貝勒潛心處理戶部大小事宜,極少出帳門。”
康熙聽了就頭疼,他依稀覺得老四是活潑過的,不記得從哪天起就變成這樣,甭提說正事的時候,平日裡就嚴肅正經得過了頭,一心撲在政事上,做什麼都一絲不苟半點不講人情。
他就是典型的對別人殘忍,對自己更殘忍。
“你跑一趟,讓他出去轉轉,獵幾頭畜生回來。”
梁九功領命出了皇帳,將康熙口諭傳到四貝勒耳中,胤禛這才丟下手邊事,騎馬出去轉了一圈。前後不過半個時辰他就回來了,帶回野雞野兔好幾只,肥羊也有兩頭。
四貝勒騎射的確是弱項,那也是相對而言。這些個皇子哪怕脾氣怪不好相與,說文論武都不在話下,他們自開蒙之後,每日寅時就去上書房進學,騎射也是日日在練,哪怕天賦不強,磨也磨出來了。四貝勒真是半點也不懈怠,康熙叫他出去轉一圈,他就老老實實騎馬轉了一圈,讓他獵些畜生回來,他的確也獵了不少……他將肥美的羊羔送去皇帳,旁的留著等兄弟們回來一起烤,自個兒則一頭扎進帳篷裡,繼續研讀戶部眾臣送來的手書。
康熙聽了梁九功傳回的話,沉默好一會兒,決定不再提這糟心兒子,又問:“老九老十人呢?”
梁九功笑道:“奴才聽說今兒個一早九福晉撿回來的小狼崽子就鬧騰,幾位阿哥都讓小狼崽子帶出去了,說是順便再獵幾個大的獻給皇上。”
這麼說,康熙就想起來,他昨個兒見過那小狼崽子,的確很通人性。康熙略一頷首:“等他們回來,叫老九來朕這頭。”
“奴才知了。”
一行人過了辰時才出去,午初二刻回來,寶珠叫天冬守著筐子,自個兒往額娘那頭去,等不及想看乖兒子,看他們乖不乖,有沒有鬧騰。
胤禟就要跟上,叫小太監攔下,說皇上有命,讓九貝勒回來立刻去皇帳。
胤禟就跟他去了。
頭年間,他還擔心,後來太醫會診,說小阿哥養得很好與足月生的無異,既結實又健康。胤禟想起自個兒打小就皮實,能攛掇老十上房梁,也在錦鯉池裡摸過魚……這麼想他就放下心來,看臭小子還粘著福晉,特別沒眼力勁兒經常打擾自個兒親熱,本來的擔心就盡數化為嫌棄。
以前想著早點開懷好,膝下有嫡子腰板才硬。
如今他後悔了,那三個小兔崽子怎麼早出生就是來坑爹的,專坑親爹。
因為以上這些,胤禟毫不留戀往皇帳去,並沒有迫不及待想看兒子的心情。
等他見了康熙,發現皇阿瑪同那幾個臭小子一樣無聊,派人守著傳話叫他過來結果就說了幾句廢話。
康熙問他們方才做什麼去了。
胤禟回說狩獵。
這回答也忒不走心,康熙又問:“聽說還帶小狼崽子去了?是去放歸山林?”
提起這個,胤禟就忍不住唾棄自己沒原則,福晉只撒撒嬌他立刻妥協了個徹底。養狼這事,總還是得同上頭吱一聲,這麼盤算著,胤禟就笑嘻嘻說:“兒子正想問皇阿瑪求個恩典,那狼崽子很通人性,兒子想帶回京養著。”
康熙就想起胤禟小時候,膽子比誰都大,每回去翊坤宮他都來撒嬌……小子長大了,人矜持了,這麼親近的次數越來越少,想想還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