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雲都尉、輕車都尉……等等,身份均為普通公民,不再冊封。
同時,他們也都和其他人一樣享有公民權,可以自由遷居,也可以移居海外。
經過估算,新增加的這些“年金貴族”,大明政府每年要支出約七百萬明洋。由於都是遞降爵位,大約二十年、也就是一代人後,國家此項開支將減少近一半。再過二十年,每年只需要支出百萬左右。到二十一世紀,國家將基本擺脫這些前清貴族的年金包袱。
不過,大明政府雖然每年要多掏幾百萬的年金,但是從大清國庫裡卻收穫頗豐。大清帝國銀行地下金庫裡存放的黃金、白銀、外匯、外國債券等等,經過清點,共摺合296億明洋,相當於大明1935年財政收入的兩倍。由於戰爭帶來的財政壓力大大緩解。
……
當然,如果那些沒封到爵位的大清龍子風孫不甘心頭上只頂著一個“公民”頭銜,而且手裡又有錢的話,那麼大明皇室也允許他們花錢購買爵位,最高能買到伯爵。當然僅僅是一個貴族身份,沒有年金。產品分為“世襲”、“遞降”、“不世”三種規格。
第一種屬於“永久產權”,只要買到手了,這個貴族頭銜可以世世代代原封不動傳下去。但是也最貴。一個世襲的伯爵要上百萬。
第二種屬於“有限產權”,雖然每傳一代都要降一級,但如果是伯爵的話,也可以傳上三代。這個就便宜多了,一個伯爵二十幾萬就拿下了。
第三種屬於“終身產權”,只限於購買者本人使用,不能傳與後代。這一種最便宜,一個伯爵也就是十幾萬。
這個計劃,是老財迷鄭恭寅攛掇外甥女搞出來的。不但滿清皇族可以購買,而且民間的有錢人也可以買。賣爵和賣官不一樣,賣官是出賣國家的公權力,危害極大。而爵位只是一個高貴的頭銜,並不掌握任何公權力,對社會沒有任何損害。而且賣得的大筆收入,還可以補貼國家財政,彌補因為新增添那麼多年金貴族而產生的損失。
鄭恭寅估計,因為剛剛滅清,那些有錢的前清貴族和闊佬們都還惶惶不安,只會儘量低調,不會去幹招風的事,短期內誰也不會去花錢買什麼爵位。但是時間長了,比如幾年後,他們發現沒人來找自己麻煩、重新充滿安全感了之後,他們的高心氣兒和虛榮心就會重新膨脹,就會有強烈的重振社會地位的欲…望。這時候,那些待價而沽的爵位,對他們就充滿誘惑力了。
……
下面該處理滿清後宮嬪妃了。
現在紫禁城後宮的嬪妃,除了前朝太妃,主要就是嘉德、廣武兩朝的。
清宮的嬪妃數量本來定員就很少,再加上嘉德、廣武兩人當皇帝的時間都不長,也都不太好…色,所以基本上都還是原先的福晉側福晉,連三妃六嬪都不滿員,更不用說下面的貴人、答應、常在了。倆人的妃嬪,除去廣武帶走的一個皇后和一個皇貴妃,剩下的一共三十幾個。加上前朝的老太妃,也就是五十來個。
嘉德的嬪妃好辦,還跟著嘉德生活。當然嘉德皇帝現在已經是燕國公了,他的女人們也不能叫“嬪妃”了,也就都成“國公夫人”了。
而廣武的嬪妃和那些太妃就比較難辦。朱佑榕做主,每人發給一筆錢,讓她們出宮生活。願意改嫁的改嫁,願意回孃家的回孃家,有子女的就跟子女……
朱佑榕還擔心,這些無一技之長、又嫁過人的嬪妃們出去後,處境會很悲涼。她自己也是女子,想想總是心有不忍,可也沒辦法,只能儘量多給她們些錢。
誰知道後來證明,朱佑榕的擔心完全就是多餘。她們曾經“皇帝嬪妃”的身份,不僅沒成為累贅,反而成了一筆財富。
那些年輕的嬪妃自然願意再嫁,而且立刻就成了搶手貨,很快就被大明富商豪門爭相娶走了。——娶回來是“北清皇帝嬪妃”,多拉風啊!
即使是那些年紀大的,也成了中外各大新聞媒體、出版公司、廣告公司追逐的物件。東方最神秘大帝國的末代嬪妃,現在突然都自由的進入社會了,多麼具有獵奇性!簡直就是奇貨可居!而這些嬪妃出身都是官宦千金,從小所受的教養也都是很好的。一時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她們出書、寫自傳、做訪談、為奢侈品牌做代言、為電影公司做清宮戲顧問,最不濟的也能被富商請去為子女做家教……不僅生計無憂,還都賺得缽滿盆盈。
而在此後的幾年內,類似《我和廣武皇帝不得不說的故事》這類書,一直佔據著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