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已經殘破不堪,根本負擔不了太多的軍隊駐紮。
無奈之下,曾炩只得下令張燕放棄長安西邊的城市,集中力量守衛長安。
然後,曾炩決定親往長安,迎戰三方聯軍。
另外,曾炩還命令駐紮在幷州、冀州的二十萬大軍火速支援長安。
渭水渡口。
密密麻麻的聯軍士兵排成整齊的方陣,列隊於岸邊,等待渡河。
“大人,部隊已經渡河三萬人。楊任的部隊正在追擊敵軍鮮于輔部。”
韓遂抬眼看了一眼斥候,沒有做聲。
韓遂中等身材,四十多歲,身軀魁梧,長臉長鬚,顴骨高聳,濃眉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的身後站著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身材高挑,面板稍黑,小圓臉,看上去非常機靈。他叫閻行,是韓遂的女婿,也是韓遂手下最驍勇善戰的將領,很有才華。
韓遂望著奔騰的河水,若有所思地問道:
“黃帥的部隊距離我們還有多少路?”韓遂問道。他口中的黃帥,就是此次西羌的首領黃沙。
“回大帥,黃帥的部隊尚在美陽城,並沒有出動。”那個斥候趕忙答道。
韓遂濃眉立即緊縮,臉色非常難看。
“再催。命令他務必明日率軍渡河,向槐裡方向攻擊前進,掩護主力部隊的側翼。若再貽誤軍機,軍法從事。”
閻行趕忙上前一步,小聲說道:“大人,還是讓成帥去說一下吧。他們是至交,彼此之間給面子。這個時候大家還是不要鬧矛盾的好。大人你說呢?”
韓遂點點頭,“也好。你去跑一趟,告訴成公英,黃沙,讓他們明天率部渡河。渡河之後,兵分兩路,黃沙攻擊槐裡,成公英深入茂陵境內,牽制主力兩翼敵軍,掩護大部隊攻擊長安。”
鮮于輔疲憊不堪,坐在馬上昏昏欲睡。他已經兩天沒有睡覺了。
由於撤退及時,他的一萬部隊勉強保留了下來,這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這一萬人馬才組建四個多月,是他在山口渡和公孫瓚閒聊時,突然想出來的主意。
司隸缺兵。尤其是在面臨幾方勢力大舉入侵的時候,這個情況尤其突出。
右扶風因為和長安相鄰,刺史大人太史慈的口碑又好,所有西涼的許多流民跑到了右扶風郡郡。右扶風郡郡人口本來就多,可開墾土地也少,所以大量流民滯留在右扶風郡各地,生活很悲慘。
招募流民從軍,既可以解決流民多,土地少的問題,又可以解決流民家庭的生活問題。因為當兵可以吃軍糧,拿軍餉,士兵省一省還可以貼補一點家用。至於士兵多了,軍餉怎麼解決,太史慈、張燕以及等一班府吏想了許多主意,最後還是決定屯田戍邊。
軍事屯田周代已有。前朝漢文帝採納大臣晁錯“募民徙塞下”的建議,把一些奴婢、罪人和平民遷徙到邊塞,將他們以什伍編制組織起來屯田戍邊。這些人農忙時屯田,農閒時進行訓練,有事則可應敵。這種做法既起到了防禦胡族入侵的目的,也起了開發邊境的作用,為漢代屯田之先河。到了漢武帝時期,屯田戍邊,防備匈奴則成為當時的一項主要國策。自此以後屯田戍邊就是大漢國防守邊疆的一項重要措施,成了大漢國節省國用,解決邊境地區駐軍的給養,對付胡族入侵的基本方法。
就在右扶風郡太守王濡準備實施這個措施的時候,因為生病回家休養,這件事隨即就耽擱了下來。沒想到世上的事情就這麼奇怪,還沒過兩個月,三方勢力的聯軍突然入境攻打,這一萬步兵立時成了右扶風郡救命的稻草。
依靠這一萬士兵,加上各城的守軍,在涿郡太守王濡,大校吳熾,大校鮮于輔的指揮下,竟然也抵擋了二十多天,不但嚴重遲滯了敵人的進攻速度,也為援兵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到部隊撤回武功時,鮮于輔統計了一下,尚餘一萬多人,這讓他對堅守長安城充滿了信心。
一想起背後的十二萬聯軍大軍,鮮于輔腦後就發涼。
鮮于輔有點灰心喪氣,一路上督軍急行。後面張魯軍大將楊任的部隊正在銜尾猛追,一刻不停。
上個月他還雄心勃勃準備帶著部隊到西涼戰場殺敵立功,沒想到這個月就被聯軍趕得上天無門,入地無路。這世事變化還真是快。
韓遂的部隊三天後穩步推進到長安城下。
韓遂率領四萬人在長安城西城門紮營。張衛率軍三萬駐紮在南門。
韓遂部將成公英的兩萬部隊渡河之後,迅速向安陵、長陵方向推進,對主力攻城部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