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先走了。”

宋淮與陸士儀、金珠離開後,金氏突然嚎啕大哭,“夫君,這可怎麼辦啊?”宋父已經明確的說了,這是宋渭最後一次參加科舉,如果還是中不了,只當天生沒有當官的命,老老實實地找了一份事做,養活老婆孩子,家裡是決計不會再支援他了。

宋渭看著金氏滿心愧疚,可這種愧疚積累的太多,他便不想再見她。宋父脾氣說一不二,說了不會支援便不會支援,金氏是有自己的嫁妝,但真的全部拿出來支援宋渭參加科舉,她其實心裡也是不願意的,只是嘴上說支援宋渭而已。因為經過這麼多次的失敗,金氏根本對宋渭沒有信心,嫁妝是她唯一可以用來防身的東西了。她是希望宋渭能找一份事做,然後再繼續考試。

總之兩人各自又各自的心思,艱難的過這一日。

下午的時候,韓家打發人過來報喜,說是韓毅上榜了,韓老爺夫妻明日過來拜訪宋淮。

金珠聽到這個訊息,心裡開心極了,但因為大哥落榜的事情,不太敢表現出來。

陸士儀笑道:“這是喜事啊,韓公子如今是貢生了,只差一步就是天子門生了,我家大人也曾說過他學問紮實,中進士時不愁的。”

來人喜笑顏開,“借夫人吉言了。”

陸士儀問道:“我舅父家的表兄今年也參加省試,不知中了沒中,韓家可有將名錄抄下來?”

來人連連點頭,“夫人,韓公子讓小人帶了一份名錄過來給您與宋大人。”

陸士儀接過名錄一看,王固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名次還不低,是第八名。看來王固考得還不錯,她真心為這個表兄感到高興。韓毅是第六十七名,排名中間靠後一點,不過今年是恩科,錄的人數應該會比正式科考的年份多一些,韓毅只要正常發揮,不像那個袁安之那麼不靠譜,就算不能進士及第或者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總是可以的。

她看了金珠一眼,笑道:“金珠妹妹,韓毅不錯,看來你這一副鳳冠霞被是少不了了。”

宋淮放衙後回來,陸士儀把名錄交給他看。宋淮笑道:“看來衙役還是不會辦事,只顧著看名字,連抄一份回來也不會。”

陸士儀笑道:“這是韓家買的!”

看過名錄之後,宋淮突然沉默下來,陸士儀問他怎麼了。他說:“爹的意思是叫大哥此次再考不中,就別考了,去做幕僚或者去做塾師。”

“三年一試,落榜的人比上榜的人多,總有人沒有個運氣,而且考進士做官並不是唯一的路,教書育人,或者著書立言,甚至投筆從戎都可以,一樣可以闖出名堂來。”

這是陸觀對陸士儀說過的話,當年他曾給自己說,如果連續兩次都落第,就永不再參加科舉,再走別的路。現在陸士儀把他的話說給宋淮聽。

宋淮嘆道:“岳父說的有道理。大哥屢次落第,壓力肯定不小,還不如暫時先放幾年,等日後心態平和了再考也行。”

他是準備這麼勸宋渭的,但是勸一個讀書人暫時放棄科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宋淮還沒有想好怎麼說。

宋渭過來找他了,“二弟,此次落第,我也無顏再回家鄉,我打算找一份事做。你看有沒有適合我的事情,替我引薦一下,我感激不盡。”

“我們是親兄弟,不用說這麼見外的話。”宋淮連忙說。

想了想,他說:“開封縣學還缺一個掌管學生風紀的師傅,大哥你覺得怎麼樣?”

宋渭搖搖頭,宋淮就是壓在他頭上的一座大山,讓他透不過氣來,他自然是不願意再待在開封縣,於是道:“你有沒有當官的朋友,是否可以推薦我去做幕僚?”

宋淮頷首,“我得先寫信問問看,如果有的話,再替你引薦。”

之後,宋淮聯絡朋友,曾經任參知政事,現在任河北宣撫使的李簡大人正好缺幕僚,宋淮便把宋渭推薦了過去。

陸士儀道:“李伯父是個再正直不過的人,大哥能在他手下做事也是很好了。”

宋渭不願意在開封縣久待,收拾了行裝,打算直接去河北。陸士儀本以為金氏會跟著他一起去河北,哪知道金珠過來跟她說:“大哥說讓大嫂回廬州侍奉父母,教養孩子,他自己一個人去河北,大嫂不願意。”

青桃道:“大少爺與大少夫人吵架了?”

金珠搖搖頭,“大嫂從來不跟大哥吵架,她會哭,一哭大哥就心軟了,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大哥堅決不同意帶大嫂去河北。”

最後金氏沒辦法,只能找宋淮與陸士儀幫她去向宋渭說。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