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的經歷相對簡單多了,就是一路拼命地逃跑,和追兵不斷髮生混戰,最後在身邊衛士只剩下兩個人地情況下終於逃到了遼國境內,見到了遼國皇帝。當遼國皇帝見到耶律良的信物,又聽到狄青轉述的耶律良的口信,尤其是當遼國皇帝聽說溫泉山竟然連續兩次出現契丹龍脈的自然奇觀時,不由得勃然大怒,一邊痛罵西平王李德明背信棄義,寡廉鮮恥,竟然敢誅殺大遼國的使臣,還妄圖嫁禍給兄弟盟邦大宋,一邊下令契丹軍隊開始整備,準備隨時向興州發動進攻,除此之外還立刻修書給大宋皇帝,要求大宋聯合出兵,討伐不仁不義的西平王李德明。
狄青則繞道上京返回了大宋,到了東京汴梁,狄青又親自向小皇帝趙禎以及劉太后、滿朝文武大臣講述了在興州發生地事情。可是此時朝廷卻分成主戰派和觀戰派,爭執不休。直到洛陽通判王曾王大人帶著老夫子張震來到朝廷上,向朝廷講述了江逐流在甘州城外消滅三萬多黨項精銳部隊的事情之後,劉太后才最終下了決心,同意和遼國聯手出兵,剿滅西平王李德明的党項部隊。
大宋一共出兵十萬,由樞密使錢惟演錢大人親自擔任元帥,從秦風路出發,直取党項人的西北部,目標是李元昊麾下的十萬騎兵,順便救援在甘州城內的回鶻軍隊。
而大遼國出兵十五萬人,由大遼韓國王蕭惠率領,由遼國西京道出發,直取興慶府,要攻克西平王的老巢興州。
狄青從老夫子張震那裡得到江逐流的訊息不由得又驚又喜,於是強烈要求加入征討党項人的軍隊中去,要親自去救援困在甘州地江逐流。劉太后念狄青從興州突破党項人的重重重圍到大遼國上京說動遼國攻打西平王李德明地功勞,就加封他為從七品地武節郎,歸屬樞密使錢惟演的轄制,跟隨錢惟演一同發兵党項,去救援江逐流。
可是錢惟演雖然朝廷上地時候慷慨激昂,但是率兵出發的時候卻前進的非常緩慢,一路上走走停停,顯然是在觀察党項人與契丹人戰鬥的情況,一旦有個風吹草動,隨時準備撤兵。這讓狄青非常不滿,他要去甘州救圍困在那裡的江逐流江大哥,樞密使錢惟演如此行軍,等到了甘州,恐怕甘州城早已經因為存量耗盡而陷落了。
於是狄青主動向錢惟演請纓,要求率領一小隊人馬打先鋒,前去救援江逐流。錢惟演一開始拒絕了狄青,但是架不住狄青屢次請纓,加之狄青也是剛立過大功的功臣,他也不好翻臉,無奈之下只好撥給狄青三千人的軍隊,讓狄青率領著星夜趕往甘州。錢惟演要求狄青此去只許勝不許敗,假如失敗了,狄青也不用回來向他請罪,直接找個地方自刎算了!
狄青一口答應。他此去就是抱著必勝的信心,假如到甘州沒有把江逐流救出來,他也沒有臉面活下去了。大丈夫恩怨分明,他這條命本來就是江逐流給的,現在還給江大哥,也就兩清了!
於是他星夜兼程,翻越殺牛嶺進入黨項境內。只是讓狄青奇怪的是,一路上竟然沒有遇到什麼大股的党項軍隊,那些小股的党項軍隊面對著三千人的大軍只有選擇望風而逃,所以他們非常順利,兩天之內就深入黨項境內兩百餘里,只是沒有想到在這裡會遇到江逐流。
“江大哥,甘州距離此地怕不有千里之遙。你是如何率領五千回鶻人突出甘州城,又是如何在大草原上突破党項人的重重包圍奔襲千里渡過黃河的?”
江逐流非常感動狄青對他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同樣是救命之恩,回鶻可汗王寶國夜落隔竟然會把他捆起來出賣給李元昊,而狄青則要率領三千人的軍隊千里奔襲來對抗党項人的十萬大軍,這真是天壤之別,看來兄弟畢竟是兄弟,他沒有看錯狄青。
第一卷 第三百一十六章 樞密使
對這狄青的追問,江逐流於是就把他的經歷娓娓道來人分手講起,一直講到殺了李元昊,東渡黃河,見到狄青為止,縱使狄青見識多廣,沉穩如水,也不由得為江逐流曲折離奇經歷連連稱奇,聽到驚險之處,狄青情不自禁地手握鋼刀,手背上的青筋暴起,顯然是他如果在現場,一定會為江逐流去奮勇拼殺,而聽到江逐流巧計迭出,讓李元昊吃了一個又一個敗仗時,狄青不由得也笑逐顏開,得意洋洋,彷彿那勝仗是他親自有份參加一般。
到了最後,當狄青聽到李元昊的大軍被氾濫的黃河淹沒,江逐流在冰面上發現李元昊的屍體時,不由得喜出望外。李元昊雖然只是西平王王子,但是當初狄青沒有少從江逐流那裡聽過,說李元昊這個兇人其實比西平王李德明還要兇殘十倍,他如果繼承了西平王的王位之後,大宋和党項人之間必然會發生惡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