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部分

思是告訴劉太后,現在皇上已經很熟悉朝中的政事了,可是太后你卻還不把(處理天下事)的權力歸還給皇上。我在這裡懇請太后,以後大宋朝的軍國正常時務就專門向皇上稟告。按照皇上的聖旨處理。言外之意就是太后您老人家就在一邊歇息去吧,不要管那麼多事情了!

劉太后聽後大火,哀家身體康健。處理政務得心應手,豈能依你這小人之胡言亂語,對大宋朝政撒手不管?太后當即下了懿旨,把劉隨已貶出京城,到福建路惠安縣任主薄。

可是帝黨中人受此挫折。反而愈發英勇,紛紛站出來,向劉太后上書。

天聖七年五月。小皇帝趙禎率領文武百官在會慶殿向劉太后祝壽。本來是兒子向母親祝壽,很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秘閣校理范仲淹卻抓住機會跳了出來,他認為劉太后在會慶殿大模大樣地接受趙禎率領文武百官的朝拜之舉是“虧君體、損主威”,影響了皇帝的威信,隨後又上書給劉太后,請她速速換政於皇帝。結果,劉太后壽宴尚未結束,范仲淹就被貶到河中府任通判。

又過了一個月,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宋綬再引唐代故事敦促劉太后分權:“唐先天中。睿宗為太上皇,五日一受朝,處分軍國重務,除三品以上官,決重刑。明皇日聽朝,除三品以下官,決徒刑。今宜約先天制度,令群臣對前殿,非軍國大事及除拜,皆前殿取旨。”

宋綬的意思是說:“在唐朝的時候,唐睿宗李旦禪位於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黨了太上皇帝。唐睿宗每五天上朝一次,處理涉及地軍隊國家的重要大事,處分三品以上的高官,批覆重刑(古代分為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其中笞刑、杖刑、徒刑屬於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