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逐流往西望去,只見一座雄偉的大山在遠處的地平線上傲然聳立,直插雲霄。這麼雄偉的大山卻取了個胭脂如此女性化的名字,也真是好笑。
關於胭脂山的情況,江逐流也曾在張震手卷中的天文地理志中粗略瞭解過。一路上阿布杜又把胭脂山的情況為江逐流做了詳細的介紹,江逐流可謂是熟諳於胸。
“阿布杜大師,既然翻越胭脂山就是進入了吐蕃諸部,我還是從胭脂山走吧。如果跟隨國師的車隊折向向北,還需要十多天時間才能離開党項人的勢力範圍。雖然說我們一路行來沒有遇到什麼大的麻煩,可是誰又敢保證,在未來的十多天時間內我們還能象以前那麼順利呢?所以江舟以為,最安全便捷的方法還是從胭脂山過去,儘快逃離党項人的勢力範圍,進入吐蕃境內。”江逐流早有如此打算。
阿布杜心中也是覺得江逐流翻越胭脂山經由吐諸部返回大宋這樣的路徑比較穩妥。江逐流的看法正好與他不謀而合。
阿布杜挑了一匹渾體漆黑,沒有一絲雜毛的駿馬拉到江逐流面前:“江大人,這匹良馬雖然不是這裡速度最快的戰馬,但是它卻是耐力最悠長。性格最溫順的戰馬。江大人用來翻越胭脂山做長途跋涉是最合適不過地了!”
江逐流自家知道自家的事,若說騎術,他現在也就是一個勉強合格的水平,無法和這些整日生活在馬背上的人相比。真若是給他一匹性格暴烈地血汗寶馬,沒有個十天半月,江逐流是無法馴服的。而眼下正在逃亡途中,江逐流如何能奢侈地拿出十天時間在党項人的地盤中用來和馴服烈馬,和坐騎建立感情呢?顯然阿布杜也是做如是考慮,所以挑的這一匹戰馬就如同為江逐流量身定做一般。
讓人為江逐流灌滿了兩大水囊水掛在馬背上,又給江逐流帶足了食物,最後阿布杜又拿過筆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