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時節,對於這西洋火器最有研究的該是那個戴辛,可是這趙士禎,實際是這明末清初時節,最先重視火器研究的大明士子的。在他之後,才有徐光啟等一干明朝的“洋務派”的崛起。只不過可惜的是,萬曆皇帝歸西后,餘下的三位皇帝,就沒有幾個能真正駕馭住那些文官的。到了最後一位崇禎皇帝,雖說也是勵精圖治,可最後卻是越治越亂,最後讓華夏漢人風骨隨著這大明王朝一起淪陷了。滿清雖說後來也是完全用漢人的法子治理天下,可是對於權力卻是比明朝的時候集中多了,讀人的言路也是被擠得窄窄的。漢人計程車子們腦袋後邊多了一條鞭子,思想中也是多了一條鞭子,徹底的被禁錮住了。餘下的便是滿清八旗子弟們自己吹噓的所謂康乾盛世了。
當然,這都是魏剛來的那個時空所應有的歷史。現下,這一切已經不可能發生了,最起碼滿清的太祖提前就被魏剛給幹掉了,而女真人,現下也是有大半被魏剛給間接控制了。歷史在魏剛來到這個時空起就已經開始拐彎了。
之後一些日子,這趙士禎竟然經常來找魏剛討教,甚至還回去跑到遼鎮的匠作營裡邊親自打造,然後拿來成品跟魏剛探討。魏剛也是沒有推脫,透過聊天,他倒是真的弄明白了這趙士禎是怎樣一個人了。便是和他一開始的看法一樣,這傢伙就是個技術狂人。單純的以為,技術的進步便能左右戰爭的局面。魏剛當然不去點破他,畢竟,他有那麼一股子鑽研的勁頭,這已經是不容易的了。對於技術人員,魏剛也是重視。
好在魏剛這陣子要忙活遼鎮兵丁增援朝鮮的事情,所以有時候也是不在,結果那門房說這趙士禎竟然也沒有走,竟然就在門房裡等了魏剛一天。他也沒有表現出什麼焦急來,而是自顧自的在門房裡那紙筆在畫著什麼,臨走的時候還讓門房把這寫東西交給魏剛。
等魏剛回來一看,還真是對這趙士禎有如此高的興趣感到奇怪。要知道,這個時代,便是一個年輕人,整天也是沒有什麼心思搞這些發明創造的。更何況這趙士禎可是教的,文人們對於這些奇技淫巧可是不怎麼在意的。他們在意的更多的是利益。而這趙士禎竟能如此憨直,著實可見他對於技術的痴迷。
就這樣,一來二去的,魏剛和這趙士禎也是熟悉起來。有空的時候,魏剛還會和這趙士禎探討一些火器之外的事情,諸如朝堂之的事情,京師左近風聞等等。這趙士禎也是沒有什麼隱晦,當著魏剛的面就開始評價起京中諸多人物來。到了這個時候,魏剛覺得這老趙算是可以融入他的團隊了,因為這傢伙真是沒什麼心眼子,作為南邊的讀人,竟然少有的一根筋。於是選了一個日子,把這趙士禎領到了自家的兵工廠,就是威寧營那邊的。
等一進到這兵工廠裡,趙士禎這才明白這魏軍將為什麼會對火銃如此瞭解了。鬧了半天人家這工坊裡就造這東西,而且造的比朝廷的要好的多。
魏剛想跟他解釋一番,畢竟之前對他做了隱瞞,哪裡知道這傢伙竟然都不顧跟魏剛說話了,挨個工序看起來,有時竟然就直接的和工匠們問起來。全然沒有大明士子對於匠人的蔑視。
魏剛搖了搖頭,只得讓這傢伙自己在這裡邊看了。撫順城那邊,自己也是有一攤子事情要做的。
五月二十號,朝廷新任的朝鮮經略邢玠來到遼陽城。於是遼鎮兵馬同朝廷其他各路兵馬一樣,都開始做準備要渡江了。
魏剛跟著李如梅,也是從了徵調。李家商議來商議去,決定還是派李如梅和李寧等人跟著征伐朝鮮。魏剛作為李如梅的麾下,自然是要跟著去的。
魏剛自己這次明面只帶了一千人馬,而且還都是步卒。董大郎和姜雷帶的人,都是算他們本部的人馬。家丁還有家丁,這事在遼鎮不算怪事。其實要是算起來,魏剛真正可以指揮的人馬,卻是有三千。除了他自己的一千人外,還有女真營那邊的一千人。加董大郎和姜雷的一千人,正好三千。
大軍開拔,物資糧草什麼的也都是要先行的。從遼陽城到鴨綠江鳳凰城,這一路,現下還真是有點古詩中所說的車粼粼,馬蕭蕭的感覺了。不過遼鎮人馬這次卻是走在後頭的,魏剛更是拖在了最後邊。畢竟,這次的總兵官可不是李家人了,李家兵馬自然是不著急的。
最令人苦笑不得的是那趙士禎,竟然要跟著魏剛到朝鮮那邊。魏剛自然是不能答應的了,帶著一個文士,總歸還是有些麻煩的。只得好言相勸,讓他留在自家的威寧營,讓他自己去那兵工廠裡鑽研,為了穩住這傢伙,魏剛沒辦法,便把那六輪手槍的事情跟這趙士禎說起來,這一招還真管用,馬讓這傢伙安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