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重地接過《三十六計》細細翻看。當看到第一頁的那句總說: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此所謂孫子之‘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是也。趙勝立刻肅然起敬,眼中充滿了敬佩。
趙青蹦蹦跳跳地來到趙勝身後,本打算嚇嚇他,呼喚道:“大哥,小青餓了!”可趙勝沒有任何反應,完全沉浸在三十六計之中。
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一路下來,時而沉吟,時而閉目凝思,時而豁然開朗。千多字的書足足看了近一個時辰,直至最後那句,趙勝忍不住大聲讀了出來:“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奇書,奇書啊!僅僅是將這三十六計運用得當封侯拜將易如反掌,如果將這三十六計融會貫通則……”
趙勝眼望高勇,夾雜了疑惑、不安、欽佩與信服。他疑惑,高勇僅僅十五歲何以著成此等曠世奇書:他不安,高勇為何要與趙雲結為異姓兄弟,他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少年俊秀,雖以經商為主,但其名望已遠超一般士人;他欽佩,能著此書者,必是博古通今、善戰多智之人;他信服,因為在高勇的眼中看不到一點點欺詐與隱瞞。
片刻,趙勝起身居然向高勇拜謝。弄得高勇不知所措,只好學趙雲的樣子準備跪地,卻被趙勝攔住拉起。令高勇沒有想到的是趙勝量之大,彷彿自己是一塊小小的石頭。
“高兄弟大才,雲弟遇你想必是上天安排,而能與你結拜更是莫大的福氣。雲弟,將來好好跟隨你高大哥。”
趙雲堅毅地點頭道:“肝膽相照,生死相扶!”
看看天色已晚,趙勝開始準備飯食,高勇留下在趙雲家裡過夜,幾個下人被分散安置在周圍的鄰居家裡。
飯後閒談中,高勇才知道,原來趙家曾經是常山一帶的大戶,田地百餘頃,房屋數十間【來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可是新來的縣令看中了趙家田地位置好。遂與常山郡太守合謀,誣衊趙家窩藏劫匪,抄了家,佔了地。趙雲的父母急怒攻心先後故去,留下他們三兄弟,而且趙勝並非趙雲的親大哥,是他大伯的孩子。這幾年全靠趙勝的維持,才能夠將趙雲和趙青養大。更為趙雲兄妹請了武師,學習武藝。
高勇聽道這樣悲慘的家史,心中感慨,說道:“趙大哥,二弟,現在貪官當道、酷吏橫行。不僅這裡,玄菟也是一樣,外族劫掠之時,當地的郡守拒不發兵,使得靠近邊界的村莊慘遭蹂躪,我曾親見到整個村子滿是屍體的慘狀……”
好一段時間眾人都沒有說話,許久高勇繼續說道:“我在薊縣有幾處產業,需要可靠之人管理,我有個不情之請,消趙大哥能夠……”
趙勝聞聽此言一愣,“這怎麼可以,勝乃一村夫,種個地還差不多,其它的可是一抹兩眼黑。”趙勝急忙辯解道。
“不然,趙大哥休要瞞我。”高勇笑道:“進院時,看到院內擺設佈局合理,易緊易松;屋內更加巧妙,東西雖多卻不亂,治家之能盡在其中我看趙大哥孔武有力、才智非凡,便猜趙大哥必定是能文能武。可嘆這世道,竟讓如此英才埋沒。”
這幾句正說到趙勝的心裡,臉上有些落寞,彷彿觸動了心事。過的片刻,趙勝昂首道:“好,蒙賢弟看得上,我幫你就是。”
在趙雲家裡逗留數日後,高勇決定繼續啟程向洛陽進發。趙雲和趙勝堅決要求同行保護安全,被高勇婉言謝絕,只同意讓趙雲隨行。並且將自己在薊縣的產業告訴趙勝,手書一封信告知荀關於趙勝的事,請趙勝熟悉業務後接手工廠。
趙勝因為要變賣家產,然後移居薊縣,所以還需要一段時間。高勇則與趙雲準備出發,這是趙青突然跑了過來,非要一起到洛陽去,看到她哭得可憐兮兮的樣子,趙勝只得點頭同意。
' '
第四章 名將良相之由商入仕
一路上,三人有伴,高勇向趙雲請教武藝,趙雲傾囊相授。怎奈高勇的資質有限,除了三十六式太極拳、王伙伕教的幾招拳腳以及已經忘得差不多的軍體拳外,什麼都不會。
然而即便這樣,在趙雲的悉心教導下,高勇仍然獲益匪淺。至少騎在馬上僅以雙腿操控可以似模似樣地舞動幾下趙雲也為高勇的三十六式太極拳法所吸引,特別是太極拳所強調的那種意境:似有似無,似強似弱,無聲無息,連綿不絕。這種意境正好與他所練的充滿陽剛之氣的武藝相輔助,使其武藝更上層樓。
出常山後,再也沒有遇到劫匪。可沿途民眾的生活卻越加俐,村莊中外出逃難的十有三四,多是因為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