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的口裡說出來。
官差大怒,罵道:“好你個小小佰長,居然敢擅自收留亂民!看我不……”這時,他身後的隨從上前低於數聲,官差當即眉頭深皺。
國字臉突然轉過身怒目而視,高聲喝道:“看你什麼?告訴你,這裡的每一個弟兄都是窮人出身。你們花天酒地吃喝玩樂的時候,是這些兄弟在與敵人拼命!我勸你還是趕緊滾回去,否則我手下這幫兄弟發起怒來……”
差官看到左右那些怒目而視、雙手緊握戰戟計程車兵,懾人殺氣滾滾襲來,激靈靈打了個冷顫,“好!魏明,你有種!我們走著瞧!”跟著帶領隨從衝出了人群……
高勇在心理記下這個叫作魏明軍官的相貌,同時也想起了大叔曾經提到的小魏子,難道他們是同一個人?不過,現在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經過這樣一場騷亂,高勇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亂世的可怕,特別是窮人,真的沒有一點權力,除了等死就只有反抗,這樣的結果往往導致更加混亂的世界和更加悲慘的生活。
在遼陽守了三四天才等到去遼西的車隊,付了五十錢的車資後,高勇和蘇雪蓮踏上了去往遼西的旅程。
根據史書記載,遼東在唐朝以前一直都是貧困破敗之地,寒冷氣候和北方遊牧民族的不斷侵擾成為了最大的不利因素,直接導致了這裡人煙稀少,歷代都不受重視。
雖然後來漢朝前後歷經了近四百年,幾起幾落,卻始終不願向北多踏出半步,令其失去了那得天獨厚的廣袤平原,物產豐富的原始森林還有品種齊全的礦產。
在馬車上,高勇親眼目睹了破敗不堪的村鎮、百里無人煙的景象。從遼陽出來後一路向西北直奔歸化,在那裡休整一天後,折向西邊,經過四五天的顛簸才趕到幽州遼西郡的咽喉要地賓徒。
賓徒是連線玄菟和薊縣的重要中轉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估計應該在錦州附近‖時也是遼西邊軍的駐紮地÷了馬車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打探邊軍駐地,結果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而高勇這種舉動反倒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最後總算在好心人的指點下找到了一個類似於辦事處的地方。
這是位於縣府外五十米的一個院落,門外站有兩名士兵。高勇急匆匆跑上前去卻被士兵攔阻喝問:“什麼人?敢闖這裡!”
高勇伸手擋住壓在脖間的戟頭說道:“我……我是來向李頭報信的,是邊軍三娃讓我回來報信的!”
二人對視一眼,均看到對方的驚訝。其中一個人說道:“我進去通報一下,你在這裡等著!”
片刻,士兵帶著一個低階軍官打扮的人出來,軍官上下打量高勇問道:“你說回來報信?還要找李隊頭,你們什麼關係?”
高勇回道:“幾個月前我在邊境被李頭所救,然後……”說到這高勇唾了一下,此時腦中突然多了一種想法對於被烏桓俘虜的事輕易不要說,否則很有可能被當作奸細。“然後,碰到了他的手下小三,那時小三重傷,他臨死前跟我說烏桓很快會來劫掠,讓邊軍做好準備。”
聽到小三的死訊,軍官呆立在場,雙眼凝望高勇許久,直看得高勇頭皮發麻。“你跟我來!”說了這四個字,那名軍官走進院子,進入正廳。
“小兄弟,我與李頭、小三他們是生死兄弟,那一年只有我們十幾個人活著回來……後來,李頭被降職,我們幾個兄弟被調開。只是沒想到……”說著軍官嗚咽起來。
一種不好的預感襲來,高勇急切問道:“怎麼了?難道李頭……”
軍官平靜一下心情繼續說道:“一個月前他被派到北邊偵察順便尋找兩個月沒有訊息的小三……結果到現在也沒有回來。”
這一刻,換作高勇呆立。軍官起身對高勇說道:“李頭最喜歡孩子,上次回來他就跟我們說遇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少年,他跟我們說那個少年非常不簡單。小三這麼年輕就走了……呵呵,人啊!”片刻後,他繼續說道:“離開這裡吧,就算知道烏桓要來,上面也不會答應我們出兵的。不過,為了小三,我還是會試試。”
高勇上前一步說道:“可是……”
軍官吐走向門口的腳步,低下的頭仰了起來:“消你好好幹,將來做比他們還大的官,這樣我們才能夠上陣殺敵!”
帶著混亂的思緒回到客棧,腦中不斷地想起李頭、小三、大叔他們音容笑貌……也許要走自己的路才能為他們報仇!在賓徒城內休息的時候,高勇還聽到了其他不好的訊息:烏桓放出了話,一日漢朝不答應冊封他們的首領為王,他們就一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