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楊彪眉頭微皺,旋即恍然道:“不錯,郭定然猜道我軍欲投奔高勇。故此必將在北側佈置重兵!好,向南,且戰且走,尋機奪路向北!”
楊奉領命。立即指揮部屬重點向南突擊,同時詢問道:“何人願斷後?楊某感激不盡!”斷後,意味著要阻擋追兵,更意味著存活的消渺茫。特別是在雙方兵力相差懸殊的形勢下∠後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就在楊奉準備放棄強行下令時,一人突然高聲道:“屬下願為皇上、校尉斷後阻敵!”
楊奉一看,竟然是剛才出言建議的軍侯,心中激動。微微點頭道:“好,從現在起晉升你為隨軍司馬,指揮右部壓後!”
眨眼間。楊奉部曲完成了突圍的部屬。左部五百餘人全力向南突擊右部三百餘人立定轉身,義無反顧地向郭軍兵展開反衝鋒!
正在郭得意的看著這場一面倒地戰場幻想勝利時』見敵兵變陣,跟著楊奉身旁殺出一人,手中一柄大斧舞動如風,眨眼間砍翻了靠得最近的三個兵卒,隨後引親兵逆行而上直奔郭殺來!有那校尉想要表功,飛奔上前阻擋,怎知大斧力劈山河,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只三招便活劈了兩名校尉,更把後到的一校尉嚇的調頭便逃。
郭大驚失色,急忙撥馬後退,口中不忘喝問:“爾是何人?報上名來!”
那人大斧平端氣沖霄漢道:“右部司馬徐晃徐公明!郭小兒拿命來!”
突劁化,令在場眾人來不及反應。如果有旁觀者在,一定會大呼奇怪,這仗究竟是誰在打誰?
眼見徐晃毫不停留直殺過來,大斧舞動下無半合之將。郭一陣心寒,暗罵自己疏忽,沒有搞清楚楊奉虛實便匆忙出手。主將被逼後退,自然影響全軍士氣。看到狼狽不堪地郭,部曲的高昂士氣迅速回落,不復剛才之勇。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今,郭部曲正處在衰退的邊緣。
除郭自罵外,楊彪也大為驚訝,以他多年帶兵經驗,這位突然出現的徐晃絕對將帥之才!可為何在楊奉手下只是區區地軍侯?驚異之餘,也暗下決心一定好好籠絡,或許能夠成為制衡楊奉的助力。
至於楊奉更是二丈和尚摸不到頭,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為何自己的部曲中會有這樣一位厲害的人物。不過,這些都是閒暇時去想地,如今仍然是逃命第一。趁著郭慌不擇路、敵兵士氣衰落之際,楊奉發一聲喊率先殺出,憑藉一身武藝身先士卒,硬是在重重包圍之中開啟一條血路!
而徐晃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只把大斧舞開,緊追郭而去≮是,內訌的戰場出現了怪異的一幕。一邊是奮力向南突圍,另一邊卻是近乎包頭鼠竄地向北退避。
郭心中大罵,卻又無計可施。等到退出半里地後,才組織起兵力將徐晃圍困起來,而此時楊奉早已保護車輦逃離。郭咬牙切齒,“殺!一群酒囊飯袋,跑了皇上,今後誰也別想好過!”可是,大罵無濟於事。徐晃見皇帝車輦成功脫逃後不再追趕郭,而是收攏存活下來兵卒逐步向南,猶如烙之前最後一塊小石,死死地將洪水頂住!
眼望越來越遠地車輦,郭終於忍不住哀嘆一聲,目光收回後,陰冷的望向徐晃,“把那個徐晃活捉,老子要把它千刀萬剮!”
天已大亮,戰鬥卻仍未廷。徐晃力戰,帶起兵卒無畏精神,石子雖小,卻成為郭部曲不可逾越地高山。緩緩向南的一路上,倒斃的絕大多數是郭軍兵,粗略數來不下一千!可徐晃兀自奮戰,絲毫不見疲態。
郭哀嘆,如此將才為何不為自己所用。否則何懼李小兒!不過,水滴石穿,更何況是滔天巨浪。不斷的消耗,終於使留在徐晃身邊地兵卒減少到十人。眼見大功告成,郭再次向南望去,“半個時辰,量你也走不了多遠!”
突然,東北方向兩聲長鳴,郭大驚。那裡是自己佈置得暗哨,專門監視李追兵。如今警報響起,只說明李的追兵趕
暇細想,立即下令分兵前去阻擋‖時讓部分兵力退,儲存量是首要任務。
徐晃也發現郭兵馬異動,猜之必然有異。當下橫向掄起大斧喝道:“隨本司馬殺出重圍!”
“嗬!”僅餘的九名親兵齊聲應和,緊隨徐晃拼力向南。
又是一瞬間的鬆懈。郭恨鐵不成鋼,自己部曲犯了兩次同樣的錯誤,放跑了最不該放跑得兩個人!怎奈,徐晃一旦鑽進樹林狂奔。再想要攔阻已不可能。郭勒住馬,向南望望,又向東北看看√豫片刻後道:“向南。分兵三路⊙所有北上的道路封死,無論如何要在上林苑將皇上給弄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