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才發覺,自己一直以來竟然誤解了荀,且誤解如此之深!
荀欣慰的看看高勇,又向一旁一言不發的賈詡微微點頭:“有些人已經暗中拉攏為兄,消為他們爭取利益,改變某些制度律法;還有一些人串連起來鄙團,事事向為兄看齊。雖說這不算壞事,但為兄擔心長此下去,這股勢力恐怕會成為改革弊政的阻力。然而,若就此打壓,必將引起混亂,於如今已然撲朔迷離地戰局不力。因此,思前想後,為兄才有此舉唉,自古忠孝難兩全,想不到也有作出痛苦選擇的一天!”
聽到這裡,高勇已然淚流滿面,為荀的推心置腹,為自己的小人之心,隨著淚水漫過眼眶,過往地一幕幕湧上心頭促膝長話、談古論今、針砭時弊從小小的玄郡到如今的橫跨六州小半個漢朝,荀始終站在高勇的身後默默貢獻著一切“荀大哥,難道真地不可挽回?家族的事情老弟替你去說,誰敢反對我讓他”
荀微微搖頭,“忠孝難兩全,只有這樣,荀氏家族才算報答了漢室之恩,也才能夠胸懷坦蕩的面對未來!”
一直不說話的賈詡紅著眼睛問道:“荀兄地意思不就是想給皇室一個交代?這有何難?當初主公便已承諾將洛陽方圓百里交給皇上,難道這還不夠?還不足以補償虧欠皇室的恩情?”
荀興,可眼中卻閃動著淚花,“世族的事情沒有這麼簡單,若僅僅是荀氏一族倒也罷了,可裡面地牽扯範圍實在是賢弟啊,為兄有一言相告:世族門閥地量不可小覷,雖然暫時轉變蟄伏,但誰也說不準何時會爆發出來。因此,安撫之餘也要逐漸削弱其量,直至構不成威脅為止;同時還要培養制衡世族門閥地量,如此才能穩固江山,至千百年後仍屹立不倒!”
“荀大哥放心,沒有任何人或勢力能夠阻擋勇的腳步!就算蒼天也不行!”
“好,這才是心中地天不怕、地不怕的好賢弟!”荀笑得很開心,多年的心結一朝得解。
高勇擦去眼淚,努力恢復平靜的心態:“既然荀大哥去意已決,小弟也不再勸阻。文和,明日便安排交接洛陽治權,同時撥給皇室三百萬奉幣,算是給朝廷的見面禮!最後荀大哥,小弟打算保舉您就任司徒一職,不知您意下如何?”
荀一怔,“這如何使得?不過是一小小的邊地太守(一直未曾升官,雖然是政務參贊。)怎可一步登天?如此必然引起朝臣反對,鬧不好”
高勇哈哈大笑:“怕甚來?太守如何?一步登天又如何?只要您是我大哥,就算是做太傅,也沒人敢反對!就這麼決定了,荀大哥就做這個司徒!”根本不給荀開口的機會。直接把漢朝最有權勢地職位給定了下來。
荀本想婉拒,可看到高勇的態度,只能暫時默許。賈詡笑道:“如此甚好,詡便提前恭賀荀兄榮登司徒之位了!”荀興笑,高官厚祿雖不看重,卻仍是越高越好。
家宴,充滿溫馨,三人回憶往昔崢嶸歲月,感慨無限
聽到高勇保舉荀擔任司徒一職。朝廷百官無不震驚,劉協同樣一幅難以置信的神色。荀誰人不知,那是高勇的左膀右臂,幾乎是北方六州的半邊天!這樣的人突然來朝廷擔任司徒。呵呵,若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誰也不願相信≮是,高勇話音一落。上百雙眼睛全部緊盯堂上那位一表人才的荀身上!
劉協面對這突兀的保舉竟一時愣在當場,還好楊彪及時出來解圍道:“楊某早已聽聞有關文若地傳聞,博古通今、治政有方,堪稱北方穩定的最大功臣。也是高將軍最為倚重的臂膀。如此人才肯為朝廷效力,自然是朝廷之喜,皇上之浮!只不過。楊某有一點不明。如此人才。高將軍怎肯輕易放手?”
高勇對楊彪揖手道:“高勇向來以坦誠之心報攜廷√奉皇上,才學之士自當舉薦給朝廷。為皇上效力。況且,高勇的就是皇上地,不是嗎?”
楊彪一怔,被高勇的反客為主搞的沒了話說,只好乾咳兩聲,轉身對皇上道:“皇上,荀在高將軍手下便是主管民政吏治之工作,正好適合司徒一職。臣也願意相信高將軍報攜廷之誠心,故而,消皇上能夠委荀以重任!”
劉協自然不敢與高勇發生正面衝突,看到楊彪的暗示後,就坡下驢道:“如此也好,荀卿於民間聲望甚高,擔任司徒一職並無不妥!朕很是感謝高將軍地慷慨大度,不知高將軍還有何要求?只要能夠辦到,朕一定允諾!”
“感謝皇上厚恩,臣粉身碎骨無以為報!”高勇很官套的會了話,“要求嗎?臣暫時還沒有。不過,等一旦想到,消皇上還記得今日之諾!”
劉協很是尷尬,他怎麼也想不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