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戰報是從應州府發來的,寫這封戰報人名叫岳陽。好吧,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岳陽竟然在這封戰報上上報說他在韃子南侵期間和後金名將嶽託相遇,而且還打了個一個勝仗,斬首兩千餘。(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三章 封賞問題
岳陽的戰報猶如一陣旋風般吹遍了朝野,在朝堂、在民間、以及山西各個督府衙門全都被這封戰報給嚇壞了。
滿朝文武的第一個反映就是這個戰報是假的,絕對是岳陽想要冒報軍功。於是第二天便有不少御史言官上了一大堆的摺子要求崇禎皇帝對竟敢冒報軍功的岳陽加以嚴懲。
但是還沒等崇禎皇帝來得及做出反映,緊接著又傳來了岳陽已經派出了一支人馬將其斬獲的韃子人頭送到京城的訊息,這下各個言官全都啞了。戰功可以假冒,但韃子的人頭總不可能是假的吧,想來那個岳陽還沒蠢到用良民的腦袋來冒充韃子的首級吧?
崇禎辦公的暖香閣裡,端坐著首輔大臣溫體仁、次輔兵部尚書楊嗣昌、左都御史張延登、兵部左侍郎陳新甲以及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一幫子文武大臣。
崇禎的面前擺著一摞貼著奏摺,足足有兩寸高,奏摺上的引黃和貼黃是那麼的醒目。此時的崇禎原本白皙的兩頰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蒼白而憔悴,才二十多歲的他眼角已經有了幾道深深的魚尾紋,眼窩也有些發暗。
但是此刻的崇禎臉上的神情卻很是複雜,有興奮也有欣慰,更有氣憤和鄙夷。
暖香閣裡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鞋底,彷彿自己腳上的官靴能長出一朵花似地。
崇禎冷哼了一聲:“張愛卿,朕的桌上有一摞你們都察院送來的奏摺,這些東西朕只看了幾本,剩下的朕打算讓你帶回去自己看,愛卿以為如何啊?”
張延登立即走了出來朝崇禎跪了下來道:“皇上,臣惶恐,臣約束下屬不力,臣有罪!”
“有罪?”崇禎嘴角浮現出了一絲譏諷之色。“你們何罪之有啊。太祖皇帝設立了監察御史和給事六科就是讓你們挑刺的,現在看來你們幹得還真歡啊!連誣陷忠良這種事都幹出來的,你告訴我,你們還有什麼是幹不出來的?”
就在崇禎說出誣陷忠良的時候,張延登的身子猛的抖了一下,臉色愈發的蒼白,他掙扎著說道:“皇上,此時確實是微臣未進到監督之責,但臣等也是按照祖宗之法來辦事,臣有錯。但也無錯啊!”
說到祖宗之法時,崇禎臉上閃過一絲無奈之色。明朝的言官和御史有一個特權,這個特權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特別賦予他們的,那就是風聞奏事。
所謂“風聞奏事”,就是舉報人可以根據傳聞進行舉報,不必拿出真憑實據,也不署名,即便是說錯了皇帝也不得追究舉報人的責任。
哇……這個權利就牛了,從洪武年間開始。大明朝的言官和御史們就象打了雞血似地,滿朝文武的只要他們看不順眼的東西都可以說,反正說錯了也不要緊嘛,就象現在這件事一樣。張嘴就罵人。罵錯了也不打緊,反正都是風聞奏事嘛!
想到這裡,崇禎就是一陣無奈,雖然他恨不得把面前這個人和那些成天吃飽了沒事逛茶樓打聽小道訊息的傢伙們通通趕回老家吃自己。但截至目前為止他還是不得不捏著鼻子忍下來,誰讓他們的權利是老祖宗給的呢。他最多也就是換個人來幹而已,可換了又能如何呢?不管是誰坐上這個位子。其結果都是一樣的。
他深吸了口起,把目光轉向了兵部侍郎陳新甲開口道。
“陳愛卿,你身為兵部左侍郎,清點首級和核查戰功是你份內的職責。你現在告訴朕,嶽愛卿送來的那些首級數量是多少,到底是不是真的?”
皇帝發問,陳新甲趕緊站了出來說道:“啟稟皇上,臣於昨日奉旨查驗岳陽送來之首級。經清點,共有兩千一百二十七枚,所有首級皆為韃子首級,並無殺良冒功之舉,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說完,陳新甲還特別的拍了崇禎一記馬屁。看到陳新甲獻媚的樣子,周圍的人不由得一陣噁心,這個傢伙的馬匹拍得還真是時候啊。不過雖然心中對此人一陣鄙夷,但他們還不得不也跟著跪了下去把剛才陳新甲的那句話又重複了一邊。
崇禎的臉色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這個萬曆皇帝的孫子,天啟皇帝的弟弟自登機以來為了支援這個搖搖欲倒的江山,妄想使明朝的極其腐朽的政權不但避免滅亡,還要妄想能夠中興,他自己會成為“中興之主”,因此他不斷的拼命掙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