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成為了美國海軍最為強大的勁敵。目前,根據最新情報,美國海軍截止今日己建造了12艘中型或輕型航空母艦,除了已經被德國海軍擊沉的‘蘭利’號以及被佈置在大西洋的‘突擊者’號和另外兩艘最新式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外,另外8艘則全部編入了太平洋艦隊,分別是‘列剋星敦’號、‘薩拉託加’號、‘約克城’號、‘企業’號、‘黃蜂’號、‘大黃蜂’號、‘富蘭克林’號、‘提康德羅佳’號,全部為排水量在2萬噸至3萬噸間的中型航母,單艦戰鬥力不亞於我軍的‘秦皇’級中型航母。另外,美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軍艦還包括14艘戰列艦、14艘重型巡洋艦、18艘輕型巡洋艦。戰列艦分別為2艘‘亞利桑那’級、2艘‘內華達’級、1艘‘猶他’級、2艘新式的‘田納西’級、3艘新式的‘密西西比’級、4艘新式的譁盛頓’級;而重型巡洋艦則包括6艘‘北安普頓’級和8艘‘阿斯托利亞’級;輕型巡洋艦包括10艘‘奧馬啥’級和8艘‘亞特蘭大’級;另外還有各式作戰潛艇150多艘、驅逐艦300多艘,但他們的驅逐艦大部分都是一戰時期的平甲板型老艦,戰鬥力遠低於我軍的‘長春’級驅逐艦,甚至還不如我軍的‘旅順’級護衛艦。各位,美國人財大氣粗,工業基礎和經濟資本都極其雄厚,因此他們的太平洋艦隊也是實力雄厚,不可小覷。這是個空前強大的對手,我們絕不能輕敵。”
海軍副總司令蔣斌中將接著道:“而我們的海軍經過十多年的苦心經營,也算是有了與美軍太平洋艦隊一較長短的資本了。我們的海軍艦隊主要分為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以及渤海灣海防艦隊和黑龍江江防艦隊。其中,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軍艦為3艘‘黃帝’級重型航空母艦、4艘‘秦皇’級中型航空母艦,第一批的4艘‘伏羲’級輕型航空母艦也已經建造完畢並交付海軍服役,而第二批的4艘‘伏羲’級則在加速建造中,預計今年11月份之前就可以全部完工;另外,我軍太平洋艦隊的水面主力戰艦還包括4艘‘神武’級戰列巡洋艦、2艘‘震海’級重型戰列艦、1艘‘琉球’級輕型戰列艦、7艘‘挑戰者’級重型巡洋艦、4艘‘臺灣’級重型防空反潛巡洋艦、26艘‘長春’級驅逐艦、40艘‘旅順’級護衛艦、VIIC式U型戰鬥潛艇290艘、IXc新式U型戰鬥潛艇160艘。除此之外,我們今年年初還向德國購買了他們所繳獲的英國皇家海軍的5艘‘穀物女神’級輕型巡洋艦(“穀物女神”號、“加里夫”號、“考文垂”號、“柑香酒”號、“麻鷸”)和3艘‘卡里登’級輕型巡洋艦(“卡呈登”號、“卡里普索”號、“卡拉道克”號),並分別改名為了‘布依族’號、‘土家族’號、‘哈尼族’號、‘傈傈族’號、‘高山族’號、‘拉祜族’號、佤族’號和‘水族’號。根據張總司令的命令,印度洋艦隊的4艘‘蒙古族’級重型戰列艦和4艘‘藏族’級重型巡洋艦也全部調撥劃入太平洋艦隊編制中以參加與美軍的太平洋戰爭,而另外的8艘‘鄂倫春族’級輕型巡洋艦、8艘驅逐艦、16艘護衛艦、22艘U型潛艇以及‘勝利’號中型航空母艦仍然常駐在印度洋,
這樣,對比美軍太平洋艦隊所擁有的8艘航空母艦、14艘重型戰列艦、14艘重型巡洋艦、18艘輕型巡洋艦、150多艘潛艇、300多艘驅逐艦,我軍太平洋艦隊則擁有11艘航空母艦、7艘輕重型戰列艦、4艘戰列巡洋艦、15艘重型巡洋艦、8艘輕型巡洋艦、66艘驅逐艦與護衛艦、450艘作戰潛艇。綜合而言,我軍的航空母艦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略優於美軍,如果算上即將服役的第二批‘伏羲’級輕型航母,那我軍的航母數量則達到了15艘;我軍數量龐大的潛艇部隊也是我們的優勢。近日,我們的海軍潛艇工程師還在對我們的新式U型潛艇進行技術改進,在潛艇發動機和艇身連線處增加雙層襯墊,所有管路採用擾性連線,螺旋槳採用五葉低速螺旋槳,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隱蔽性並在美軍發現之前就能發動攻擊,技術改進必然使得我們的潛艇部隊如虎添翼;但我們在航空母艦和潛艇上的優勢並不能保證維持到戰爭的結束,因為美國的戰爭潛力和重工業基礎實在是太雄厚了,而且,我們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在數量上也大大地低於美軍,我們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也都不如美軍,因為我們的大部分戰列艦和重型巡洋艦都是購買的英法德軍艦或者是用繳獲的日軍軍艦進行修復和改進的,在一對一的對決中很難是美軍‘華盛頓’級新式戰列艦的對手,這些都是我們的缺陷和短處。”(二戰時期,參戰各國海軍投有“護衛艦”這個概念,那時候的輕型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