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的一棟大房屋外的燈光下,幾名身穿黑色中山服、頭戴黑色禮帽的男子靜靜地佇立等待著。車隊駛近後逐漸停下,張學良、榮臻、譚海、秦慕寒和警衛士兵們紛紛下車。黑衣人為首的一名約四十歲的中年男子微笑著上前敬禮:“少帥,榮參謀長。”接著他又向秦慕寒和譚海略點了點頭,便算是打過招呼了。
“嗯。”張學良點點頭,應了一下。秦慕寒和譚海都暗暗驚詫,誰能想到眼前這個戴著眼鏡顯得風度翩翩且頗有儒雅氣度的書生式男子便是東北情報機關的一號人物,與戴笠、徐恩曾並稱為“中國三大特工巨頭”的東北安全部部長李渤海少將。
衛兵們都留在了外面執行戒備,張學良、黎渤海、榮臻、秦慕寒、譚海等一行人綏步進入大宅子,繼而從宅子後院的密道內綏綏走向了東北安全部的總部基地。所謂的軍用物資囤積倉庫和古宅都只是掩人耳目的入口而己,這裡真正的核心則位於宅子後面的山丘中。整個山丘的主體都已經被基本掏空了,內部則被建成了一個巨型的多層建築群。四通八達的走廊通道和重重疊疊交雜盤錯的近千間房間內,大批東北安全部的情報人員來回忙碌地工作著;這裡存匿著無數絕密檔案、重要檔案、機要名單,大批身份隱秘而敏感的各方情報機構被俘人員或被秘密抓捕的各方高層軍政人物也都盡數被關押在這裡並終日接受著各種五花八門手段的審訊。
此時的東北安全部下轄軍事情報局和經濟情報局其兩大分系,其在全國範圍內其設立東北、西北、東南、西南、華北、華中、華南以及港澳、臺瓊其九大工作組,下轄數以千計的工作站、工作處等觸角基層機構;同時東北安全部在國外也設有東亞、西亞、東南亞、西南亞、東歐、中歐、西歐、北美、南美等其二十多個工作組;其在編服役的情報人員和分佈全國、全世界各地的特工、間諜、下線發展人員以及可調動的東北秘密警察武裝部隊的總人數已經達到六萬餘眾。這個由張學良一手建立的隱藏在黑暗中且令人聞之生畏的巨大機構,無論是系統規模、人員數目、辦事效率還是蒐集情報、分析情報的能力或電訊的偵聽、監測、破譯技術之先程序度,都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連蘇聯的“契卡”(克格勃的前身)和美國的“戰略情報署OOS”(中央情報局CIA和聯邦調查局FBl的前身)都難以望其項背,甚至它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都超過了勢力如日中天的德國國家秘密警察“蓋世太保”;而在國內,東北安全部則和中統、軍統並稱為“中國三大頂級情報機構”(中統的英文簡稱為KMT;軍統的英文簡稱為BIS;東北安全部的英文簡稱為NSD)。
基地內迤邐曲折的通道都被壁燈照上了一層淡淡的乳白色,讓人情不自禁地產生了安靜詳和的感覺。但秦慕寒和譚海都在心裡知道,就在和他們相隔不過咫尺之處,無數的血腥、暴力以及絕望的慘叫、哀嚎聲正充斥不絕,只不過都被厚厚的隔音牆壁給遮擋住了。一路上,各種部門的牌子不斷地落入眼簾中:人事處、警務處、懲戒處、策反處、監控處、跟監偵查處、逮捕羈押處;檔案室、專員室、統計室、訓練室、情報破譯室、密碼分析室、電訊偵聽室、影像資料室、企業管理室、心理研究作戰室、特種作戰研究室、通訊機要室…等等等等包容永珍,令人看得目不暇接。這都讓第一次來這裡的秦慕寒和譚海在心裡一次又一次地感嘆,這個機構太龐大了,龐大得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也不知繞來繞去繞了多久,一行人才在一扇最隱蔽的門口外停下,門口標著“CCCP…A號計劃秘密工作室”的字樣,秦慕寒估計這裡大概是地下五層的房間,門牌上“CCCP”秦慕寒知道那是“蘇聯”的英文縮寫,但A號計劃是什麼?在一頭的霧水中,“少帥、榮參謀長,還有各位,裡面請。”李渤海的臉上仍然是一成不變的淡淡笑容,右手已經毫不費力地推開了門。立刻一陣輕微的寫字“悉悉索索”的聲響和一聲聲鎂光燈照相機拍攝時所發出的低微“膨”閃光聲一起傳來。
儘管位於地下二十多米處,但眼前這個寬敞的房間內仍然一片令人心潮平靜的淡白色光明。映入秦慕寒、譚海等人哏裡的是在分成若干夾間房間的這個工作室內,幾十名身穿白大褂或灰色中山裝的情報人員正在操控著各種精密儀器緊張地忙碌著或相互聚在一起小聲討論著、研究著,書字、篆刻、臨摹、沖洗膠捲、塗改相片…做著似乎和他們身份很不相符的事情。最讓秦慕寒和譚海等人格外震驚的是,人群中居然還有十多名東北軍和蘇聯紅軍的將帥級軍官,秦慕寒葚至還看到了根本絕對不可能出現在這裡的于學忠上將、梁忠甲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