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3部分

“假如,德國國防軍和法國軍隊開始全面交戰,德國若要擊敗法國並迫使其投降,則攻陷其首都巴黎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而德軍的兵鋒想要直指巴黎,則橫臥於德法國界線上的法國‘馬奇諾’防線便是德國陸軍挺進法國的最大障礙了;而一旦攻克了這道法國的陸上長城,那裝備陳舊且訓練落後的法國是根本無法抵擋得住德意志大軍橫掃法蘭西的。剛才安德烈斯上尉提出的進攻戰略構思的主要思想是:以我軍佔優勢的炮兵力量和空軍力量對該防

線的重點進攻區域進行地毯式的全面飽和性炮擊和轟炸,力求最大限度地摧毀掉法軍的防禦戰線並最大程度地殺傷其有生力量,繼而,再以我軍新型的裝甲集團軍部隊從防線撕裂口處猛烈地全力突破整個馬奇諾防線,直逼巴黎。正所謂‘破其一點而全面動搖’,這種戰術十分符合法蘭西帝國統帥拿破崙的‘集中全部火力和兵力摧毀掉敵重點防禦部分,繼而破壞其防禦戰線的整體穩固性’思想,簡單而有效,但是,仍有很大的不足。首先,馬奇諾防線是依託萊茵河、羅納河等天然江河屏障和沼澤地而修建成的,這些地形並不太適合裝甲部隊的快速突擊和縱橫穿插;其次,馬奇諾防線本身的防禦能力十分地強大,它本身就相當於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水泥永久性碉堡群。馬奇諾防線的主要結構早已經在克的腦海裡了,其地面部分為裝甲或鋼筋混凝土的機槍工事和火炮工事,而地下部分則分為數導,包括指揮所、人員休息室、食品儲藏室、彈藥庫、救護所、電站、過濾通風室等;工事之間都有通道連線,能通電動車;整個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將近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到300毫米,均能抗420毫米臼炮炮彈兩發直接命中;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

崖以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在碉堡群之間的空地上密佈地雷以加強;有的地段甚至還設定了通電鐵絲網。諸位,法國人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和六十億的法郎修建完成了的它,僅僅靠我軍的炮兵和空軍的炮擊轟炸是很難達到有效摧毀其防禦力量的理想效果的。我在此斷言,一旦德軍裝甲部隊在開戰後的15天內沒有突破馬奇諾防線進逼威脅到巴黎,那麼德軍擁有的‘先發制人’優勢就會消失殆盡,繼而面臨的將是法軍、英軍、比利時軍、荷蘭軍等多國部隊的合圍和共同阻擊,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絞肉機’戰役就會重現,德軍在攻勢頹滯後將不得不陷入全面的陣地佔、塹壕戰和消耗戰中,而這個恰恰是我們開戰前就打定主意要全力迴避的。到那時候,勝利就會是遙不可及了。”

東北軍少校望著俱陷入思索的在場從學和教官們,繼續直言不諱道:“而霍夫曼少校提出的‘德軍集結精銳部隊並配合空軍,經比利時的中部繞過馬奇諾防線進攻巴黎’的構思,不客氣地講其實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史裡芬計劃’的翻版。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這三國雖然都打著中立國的旗號,但這三國卻無一不視德為其本國的最大威脅,因而早已經與英法兩大國在暗中結盟,而一旦德軍突入比利時境內,那我軍的戰略用意就昭然若揭了,深知唇亡齒寒道理的法國、英國自然會與低地三國聯盟起來共同抵擋德軍。諸位想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經吃過苦頭的法國人、比利時人會對德國再玩這一手沒有防備嗎?而法國人自然希望戰爭是在其他國家的國土上進行,自然更加會不遺餘力地支援比利時和荷蘭,目的是力將德法戰爭變為在低地三國國土上進行的沒完沒了的陣地戰和消耗戰。而我軍的作戰理念就是一個‘快’字,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即裝甲部隊的閃擊戰,一旦陷入陣地佔和消耗戰,那就已經宣告德國對法國的戰爭失敗一半了。”

所有的人都聽得神情凝重,面色嚴峻。古恩特·勃魯門特里特少將微微讚許地點點頭,是的,歷史上德軍曾多次聖法國的戰爭在一開始都打著‘速戰速決’的算盤,但到最後都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沒完沒了的塹壕戰、陣地戰、消耗戰中以致功虧一簣功敗垂成。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因而此時很被觸動的勃魯門特里特提問道:“費裡茨少校,你剛才的發言都是對安德烈斯上尉和霍夫曼少校提出的戰術構想的否定和反駁,那現在請你說說你自己的想法吧。假如你是德國國防部的參謀總長,你如何制定攻取巴黎的軍事計劃?”

再次成為眾人矚目中心的東北軍少校面露微笑,他目射銳光地滿懷自通道:“想要征服法國,不但要攻佔其首都,更加要最大程度化地消滅掉其軍事武裝力量,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