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6部分

司令何應欽上將、海軍總司令陳紹寬上將、空軍總司令周至柔上將在南京市政府大廈內舉行了盛大的中外記者釋出會。在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巨幅畫像前,河上將莊嚴對外宣告:英勇不屈的中國人民在經過了四年零四個月的浴血奮戰後,終於取得了偉大的衛國戰爭的勝利;侵華日軍最終投降的總人數為303520人,其中華南方面軍為145110人,華東方面軍為158140人,另有日僑50餘萬人;經統計,在這四年零四個月的衛國戰爭中,中國軍隊共斃傷、俘虜日軍75萬餘人,全殲日軍第9個甲等師團(除了一直駐守日本本土的近衛師團、第1師團以及覆滅在東北和朝鮮的甲等師團)和21個乙等師團、混成旅團等部隊;中國軍隊的傷亡人數總計約為177萬,其中,國軍(包括中央軍和晉軍、桂軍、粵軍、滇軍、黔軍、川軍等地方部隊)傷亡130。3萬餘人,東北邊防軍傷亡21。5萬餘人,西北邊防軍傷亡14。3萬餘人,中共第十八集團軍和新編第四軍傷亡10萬餘人,中國人民的傷亡總數將近1000萬(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因為在戰爭的後期和日軍一起被全面封鎖圍困時機飢餓或病死而亡)。

在後世的歷史教科書中,這場為期四年零四個月的中日全面戰爭被稱為“中日戰爭的第二階段”,而之前東北邊防軍單獨與日軍進行的東北會戰和隨後的朝鮮戰爭以及日軍反攻朝鮮的還空戰等一系列戰役被總稱為“中日戰爭的第一階段”;在第一階段的中日戰爭中,日軍被殲滅近30萬,而東北邊防軍則傷亡22萬餘人;兩個階段加起來,中國軍隊的傷亡人數超過200萬,日軍則死傷110萬人左右,另有33萬人投降(包括第四師團第八聯隊和東北軍特別新編第200師)。另外,再接下來還有“中日戰爭的第三階段”。

一時間,中國的國際地位再度高漲,炙手可熱,已經和德國、蘇聯、美國、義大利並稱為“世界五大強國”,而一直運籌帷幄、統帥全國領導衛國戰爭的蔣委員長在全中國各界的威望陡然也達到了空前的地位,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民族英雄。8月10日,蔣介石儼然一副寬宏大量的中國最高統帥的架子,要求全中國的軍民以“寬容仁善”的態度和人道主義精神都對待投降了的日軍和日本僑民,他發表政府公告道:中國同胞們須知道,“不念舊惡”和“與人和善”是我們中華民族至高至貴的傳統道德,我們雖然對日本帝國宣戰,但也只僅僅是與日本軍國主義者和日本帝國政府為敵,而不與無辜且同樣是戰爭受害者的日本人民為敵。我們不能對敵國的無辜人民施以凌辱和欺負,我們只有對他們被日本軍閥所愚弄、所驅迫的悲慘遭遇而表示憐憫,並誠懇而努力地使他們自拔於錯誤和罪惡。成為中國人民真正一衣帶水的友邦世鄰。這也是“以德報怨”的高尚情操和慈善仁義的做法。我們必須切記,如果以暴行地報復敵人以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以前錯誤的民族優越感,則將陷入冤冤相報的惡劣迴圈中而永無止境,這絕不是我們中華泱泱大國的風範和我們文明古國仁義之師的目的。我們要寬大周到地對待這些已經投降了得日本士兵和流落中國的日本平民,儘快將他們遣返回國,早日使他們返回故鄉安居樂業。……

蔣介石故作仁義、無病呻吟的政府公告很不光彩地成為了舉國上下歡聲雷動“我們勝利了!”的歡呼聲中很不和諧的插曲音調。

“我們還沒有勝利,中日戰爭也沒有結束。”望著燈紅酒綠、歌舞昇平的上海,站在黃埔江邊的秦暮寒淡淡道。

而他身邊的東北軍華東派遣軍總司令霍守義少將、副總司令董英斌少將、總參謀長戴維·本·古裡安上校都神色冷峻而莊肅地表示贊同,他們冷冷地看著這片歡騰海洋下面的一股股湧迫近的暗流。“我們只是取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並沒有取得中日戰爭的最終勝利。只要還沒有攻入東京,那我們依然還沒有打垮日本。”霍少將平靜地道,他又冷冷哼道,“到我們的國土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現在打敗了舉手投降就想回家了?哼!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蔣介石不愧是信奉基督教的,還真是個大慈善家呀!全國上下死了那麼多人,不但不血債血還,居然還強姦民意,慷全國人民之概!按照蔣介石的邏輯,假如我全副武裝地到他家裡去搶劫,被發現了後就舉手投降,那他會不會歡歡喜喜客客氣氣地送我出門?真是可笑!簡直是狗屁不通!自古以來,欠債還錢殺人償命!”

“是的。如果不攻上日本本土,那我們猶太人獨立建國的願望就是泡影了。”古裡安上校贊同地道。

“這個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現在,衛國戰爭已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