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3部分

撤回蘇聯,中國東北軍太平洋海軍艦隊的活動範圍將不越過北緯40度以北的太平洋海域;

二、庫頁島和中國北方領土的主權歸屬問題暫時擱置待議,蘇聯方面暫停在以上區域內開採木材、鐵礦、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各種自然資源;

三、中國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在西疆自治區、綏遠省、察哈爾省、黑龍江省內所駐紮的軍隊總數(包括當地邊防守備軍和民兵預備役部隊)不超過35萬人,而作為交換,蘇聯紅軍在與以上中國四省接壤地地區內駐軍也不超過35萬人;

四、中國國民革命軍在攻佔日本本土之後,將永久性地割讓日本北方的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諸島這四個島嶼以及日本北海道的稚內、函館、廣尾、根室這四個港灣給蘇聯,以讓蘇聯在遠東取得進入太平洋的入海口。

看來,中國東北政府和中國東北軍對中國北方領土以及海參崴和庫頁島佔領還是非常地耿耿於懷的,不過這種民族情緒也是正常的,但如今這種仇視態度已經隨著東北軍在南方佔領的大片領土以及獲得的巨大戰果而慢慢地消減了不少,畢竟他們現在獲得了數十個的北方領土和庫頁島、海參崴;不過,即使東北軍想要對蘇聯大規模地動手,也是在登陸日本的戰爭以後,畢竟,一個國家,一個軍隊再強大也是無法兩線開戰的,而且他們還要分期大量的兵力去維持他們在亞洲、非洲、大洋洲所佔領的殖民地、——在回莫斯科的途中,維辛斯基給他這趟瀋陽之旅在心裡暗暗做了總結,這是他要回去和斯大林所報告的結果。而此時,在東北邊防部大廈內,東北軍最高統帥張學良正在開始對東北軍就即將爆發的蘇聯戰爭進行最後動員。

第一百七十六節中國之刃

1942年3月16日,晚上8時。

東北邊防部,總參謀部的地下會議大廳。

寬敞明亮的會議大廳內燈火通明,異常凝重的肅穆籠罩著整個大廳。六百多個座位上座無虛席,現場金星閃耀、將領雲集,征戰在外的東北軍師旅長軍官們以及鎮守戍邊於名大軍區和佔領地區的東北軍將領們此濟濟一堂,基本上全部都到齊了。藉口人數約佔總數六分之一的那些配著中將或二級上將軍銜的都是東北軍“張作霖時代”的軍界元老、軍隊核心高層,他們在此時規模龐大、成分複雜的東北軍機構中看著中流砥柱般的領導和決策作用;而那些人數眾多且基本都配著少將或上校軍銜的則是東北軍在進入“張學良時代”後崛起的一批批後起之秀,這些俗稱“零零後”的少壯派青年將領平均年齡還不到三十五,一個個朝氣蓬勃、鋒芒畢露,是此時東北軍披堅執銳、征戰八方四野的一把把刺刀鋼刃。但此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莊嚴沉著之色,顯然即將有非同凡響的重大事件要發生了,除了少部分傳遞檔案資料的參謀軍官們來回小跑時的腳步聲和隔壁電訊室內的收發報聲外,整個大廳鴉雀無聲、一片寂靜。

總參謀部大廳的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大無比的亞歐大陸軍事沙盤,上面密密麻麻地插著代表各國、各方、各陣營軍隊分佈位置的小旗幟;而正面的牆壁上則懸掛著一幅足有整個牆壁大的世界地圖,整個世界被各種醒目鮮明地顏色劃分成了幾塊截然分割開的地區。中國本土、中南半島、東南亞群島、印度洋群島、南非、澳洲、南太平洋群島…這些已經納入了中國版圖的地區盡皆被塗成了綠色;而歐洲、非洲、西南亞、格陵蘭島等軸心國的控制地區或成員國則被塗抹成黃色;加拿大、日本等軸心國的敵對國則在一片黑色中;美國、中美洲、南美洲、阿富汗、印度、瑞典、瑞士等中立國則被塗成白色;亞歐大陸北部的遼闊蘇聯則是一大片觸目驚心的紅色。在大廳的左右兩面牆壁上,懸掛著兩幅巨型油畫,但上面的內容卻不是東北軍過去十多年來披荊斬棘、開疆拓土的偉業,而是中國國恥的兩個縮影。其中一幅畫的是一群俄羅斯哥薩克騎兵獵殺了一頭西伯利亞虎(東北虎),正在圍坐著篝火燒烤虎肉、飲酒作樂的場面;而另一幅油畫上則是《中俄璦琿條約》的簽字場景,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俄官將官身軀偉岸、胸佩勳章、手握刀柄,用輕蔑睥睨的眼角餘光掃視著被迫簽字的璦琿盜竊以及其幕僚,畫面上的滿清官員個個像鴉片鬼般面板蠟黃、猥瑣齷齪,正垂頭喪氣地在《璦琿條約》上簽字。

這兩幅巨型油畫上,記載著的是沙皇俄羅斯的哥薩克騎兵在征服整個西伯利亞荒原並繼續鯨蠶食了大片中國領土的“豐功偉績”和“赫赫軍威”,但更是中華民族國土淪陷、喪權辱國的巨大恥辱。大廳內,所有的東北軍將領們都默不作聲地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