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道。
“是,陛下。支那國內現在主要有三方勢力,南京國民政府、中共延安政府、滿洲東北政府。東北軍在支那眾軍中戰鬥力最為強悍,擊潰其主力對於皇軍來說並非易事,且攻入滿洲腹地不得不需要再次與滿洲軍僱戰朝鮮半島,那麼帝國軍必將又與滿洲軍陷入朝鮮爭奪戰的泥潭裡,這是與‘速戰速決’的準則是不符的。且張學良本人極度排日反日,滿洲軍政內部親日者亦被他清洗殆盡,所以滿洲政府不是帝國扶植的合適物件,而是帝國佔領支那最頑抗的敵手,是帝國最後要解決的物件!至於中共延安政府,在支那三方勢力中力量最為薄弱,其控制領域處於支那國土腹地,加上其領導黨派親蘇反日,所以也可排除。陛下,相比中共政府和滿洲政府,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南京政府高層內排日反日力量十分微弱,甚至包括蔣介石、何應欽在內的許多國民政府實權大員都曾在帝國留學過,國民黨政府二號人物汪精衛也是不折不扣的親日派,都和大日本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所以這些人極易蠱惑利用。況且國民政府與帝國政府再名義上還是外交邦國,政治宣傳攻勢上也極易給予臺階;第二,國民
政府是支那名義上的全國性最高政府,在國際上也是支那唯一合法政府,倘若臣服帝國,其號召力和國際影響將非同凡響!第三,國民政府掌握的軍隊、地域、財富在支那也是佔全國一半以上的,實力強勁,若能為帝國所用,那將成為帝國掃蕩支那最有力的一條狗!帝國征服支那也必將如虎添翼!〃
“國民政府擁兵百萬,若蔣介石決心與帝國玉石俱焚,那麼後果……”裕仁憂慮道,欲言又止。
“哈哈哈…”梨本宮大笑道,“請陛下放心,巨敢以頂上人頭擔保蔣介石絕無如此頑強戰意。國民政府在軍、政、財上的統治集團核心為其黨內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他們的切身利益都集中在上海、江蘇、浙江這片長江三角洲地帶,而這些地方都位於支那沿海地域。國民政府軍隊的海軍弱小的可以忽略不計,而我大日本排名亞洲第一的帝國海軍可就有大顯身手的舞臺了!況且上海這遠東第一都市根據帝國和國民政府的合約,根本就沒有南京政府的駐軍,上海對於帝國海軍來說不過就是囊中之物而已。只要帝國海陸軍從上海一路西進,長驅直入玫進國民政府的心臟一一南京!那麼陛下還愁蔣介石政府不向帝國屈膝投降嗎?到時候帝國駕馭驅使南京政府軍隊掃蕩中共等黃河以南的頑抗勢力,攜中原大地之鉅額資源和物力、財力、人力、兵力,再與滿洲軍決戰華北山海關!到那時候,陛下還憂慮朝鮮不回,國恥不雪嗎?〃
梨本宮的話讓裕仁一掃心頭陰霾,他神智一凜,騰地而起,激動地走來走去。裕仁突然一把抓住梨本宮和伏見宮的手,“梨本宮皇叔和伏見宮皇叔真不愧是皇國元老,大和脊樑,朕之肱骨!剛才這番話真是讓朕猶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好一個‘以華攻華’!好一個‘以華治華’!真是絕妙!〃
“陛下心意已決?”二王問道。
裕仁收起笑容,臉上又陷入沉思,半晌吟道:“四海本來皆兄弟,緣何世上起風波。”說完便退身回宮。
聽到這句旁人聽來模稜兩可、寓意含糊不清的詩句,伏見宮博恭親王和梨本宮守正親王心領神會相視一笑。這兩句詩是明治天皇當年在決定對俄國全面開戰前作的一首短詩,裕仁此時再次提起,用意不言自寓。他已經以日本天皇特有的“腹藝”方式表達了他准許這個對華全面開戰的提議。
“啊嚏!”坐在帥府書房內的張學良突然間猛地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誰在背後算計我呢?”張學良一邊嘟嚷著,一邊繼續沉浸在收穫的喜悅之中。一九三七春節即將到來,除了海軍航空母艦的開工建造和空軍傘兵部隊正式成立這兩件喜事外,此時東北社會建設部調查統計局送上來的那厚厚統計報告上的那一串串飄升的數字更加讓張學良欣喜不已。
東北此時已經越來越強大了,光是地盤就擴大到了八省二市,人口達到7400餘萬。雖說只是張學良執掌後的第九年,但是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已經完成了95%以上,前景喜人。東北政府1936年財政收入達到55000萬法幣,比往年增長速度14。4%;國民生產,總值摺合美元首次突破200億。工農商學諸業都有極大發展,其中工業產值為47。7億(單位:美元),佔全國75。5%;鋼鐵產量超過日本達到411。8萬噸,佔全國85。8%;煤炭產量為3300萬噸(部分是和山西晉商交易),佔全國47。3%;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佔全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