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部隊,光靠飛機轟炸能把一個陣地上的鬼子全部清除掉嗎?”馮庸臉紅脖子粗毫不示弱地反駁。
本來張學良心裡也是猶豫不決,德國空降兵就分為陸軍空降兵和空軍空降兵,歸屬問題根本說不清楚的。但是馮庸卻狡猾地一下子拿出來自己以前說過的話來壓自己,為了不背上一個“言行不一”的壞名聲,張學良心裡原本不偏不倚的天平立刻傾向了馮庸,一錘定音規定東北軍空降傘兵部隊歸屬東北軍空軍。為了撫慰于學忠,張學良大筆一揮批准了他關於“再建一所大型製造3號坦克流水線工廠”的申請,使東北軍陸軍“東北虎”主戰坦克的產量由原本的每月70輛升為110輛。
17世紀的歐洲就有風靡一時的跳傘運動,但主要是雜技表現,並沒有用於戰爭軍事上。直到1899年4月,德國陸軍總參謀長馮·施裡芬元帥第一次看到這種從熱氣球上跳下來的跳傘表演時,這名目光銳利的軍事家就看到了這種跳傘方式在戰爭中會有出奇制勝的用途和廣泛發展的前景。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先於對手給德軍飛行員裝備了降落傘,並且在1916年10月14日進行了軍事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空降作戰一一兩名挑選出來的德軍士兵在俄軍後方80公里處的羅夫諾地區傘降,成功破壞了俄軍的軍用鐵路後重新乘飛機安全離開。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雙方交戰模式大都是以血腥的塹壕戰為主(由此英國人發明了坦克),加上當時運輸機技術也不夠發達以及相關的空降作戰理論也不成熟,所以空降作戰在一戰中只是曇花一現。然而戰爭結束後各軍事大國都對這種新式作戰方式產生了或多或少的興趣並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和摸索性地建立了一支支小規模實驗性空降部隊,其中德國和美國的研究最為前列。儘管美國人歐文在1919年4月就發明了一直用到今天的自由落體式跳傘方式,但是美國人在空降兵部隊的大規模實際組建行動上一直裹足不前,直到1940年後,才組建出了聞名世界的82空降師和101空降師。而執著的德國人則緊跟著第一個在1930年建立成整編制空降部隊的蘇聯後面早在1936年和1937年就組建了陸軍空降兵和空軍空降兵,隨後在二戰中閃擊荷蘭和法國的時候創先性地大規模使用空降兵並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一一由此刺激了美國人組建空降部隊和日本人於1942年在德國人幫助下建立了日軍的空降部隊。
而此時,空降部隊的建立也是奉德雙方密切合作其中的一個重要頂目。之前德國軍方在空降作戰理論上和訓練傘兵上的研究上已經取的了很多成果,因而希特勒應張學良的邀請派遣了一批德國教官和顧問於1936年10月份來到了東北,開始幫助東北軍建立傘兵部隊。
清晨四點天剛矇矇亮,刺耳的起床號便比以前提前了兩個小時在707團駐營內吹起。精力旺盛的德國教官們率著一批張學良撥給他們的東北憲兵和軍警衝進官兵們的宿舍內,毫不客氣用鋼芯橡膠棒粗暴地敲醒還在熟睡的官兵們,頓時德語和漢語交雜的叫罵聲一片:“你們這群懶豬!今天的訓練開始了!〃“五分鐘內立刻起床!不然軍法伺候!〃
愛德華上校一臉得意笑容地宣佈著:“從今天起,起床號在四點吹起!如果你們以後表現夠好,我也許會考慮稍微延遲幾分鐘的。”
睡眼惺忪的官兵們用東北方言罵罵咧咧著這些該死的德國佬以及他們的狗腿子憲兵,快速地爬起床穿好軍裝整理好武器,向軍營遠處那座彷彿遠在天邊的小山跑去。
東方地平線露出的魚肚白晨曦和灰暗陰影斑駁交雜的坎坷山道上,負載二十多公斤的官兵們一邊跑一邊咒罵著,喘息聲、腳步聲和武器撞擊聲響成一片,一千多雙軍靴踩的山路上塵土飛揚。後面一道道車燈照過來,坐在吉昔車上的愛德華等德國教官們用趕牲口般的語氣呵斤道:“快點跑!你們這些豬鑼!跑的比懷孕的母豬還慢!〃
“你們記著,最好的一天是過去的昨天!而明天會比今天還要殘酷!而這些,都只是開始!”愛德華一邊揮舞著馬鞭一邊吼道。
車子上旁邊坐著的29旅旅長馬龍驤聽到翻譯,額頭上微微有點冷汗,“愛德華上校先生,您打算怎麼訓練我的部下呢?〃
忙的熱火朝天的愛德華瞟了他一眼,居然用半生不熟的漢語回答道:“往死里弄!〃
快接近山頂的時候,跑的呼哧呼哧的官兵們都已經沒有力氣罵了,一個個開始磨磨蹭增消極怠工起來。“最後到達山頂的一百個人必須要重新再跑一遍。”愛德華露出了一個惡魔般的笑容,滿意地看著聽到翻譯的話後立刻拼命狂奔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