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4部分

日當空的名字: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素夫斯基、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伊凡·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少校張大嘴,他難以置信地呆呆看著上校。大校森森地道:“給我徹底地忘了剛才的事情不然的話,下次就是換成有人用皮鞭監管你去幹活了。”

“呼…”車隊在少校瑟瑟發抖的驚恐眼神中絕塵而去。

6月15日,集結休整完畢的東北軍西路集團軍群的第一集團軍、第十集團軍、第五裝甲集團軍,以36個師旅(包括分別從第19軍、第29軍、第35軍調來的第300、第333、第350這三個狙擊步兵師以及其他的特殊部隊)其60餘萬兵力、12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6000多門火炮的強大軍力,在空軍4個航空聯隊1200多架飛機的馳援下,對蘇聯的東方第一要塞重鎮——新西伯利亞城展開了排山倒海般地全面猛烈進攻;而在東歐戰場,由卡爾·馮·龍德施泰特元帥指揮的軍南方集團軍群,包括第六、第十二、第十七集團軍以及由古德里安上將指揮的第一坦克集團軍群和第四航空聯隊,再加上義大利軍、羅馬尼亞軍、保加利亞軍、希臘軍等盟軍,總計90餘萬兵力,以及1500多輛坦克、1800多架飛機、8000多門大炮,開始對克里木半島這個“黑海上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展開了全面進攻。蘇聯,似乎已經進入了滅亡的倒計時。

此時克里姆林宮內的斯大林如坐針氈,前線傳來的每一份戰報都讓他心驚肉跳,處死巴甫洛夫大將等一批敗軍之將並沒有挽救蘇聯在這場大戰中的敗勢,他已經整整幾天幾夜沒有閤眼了,一直親自在最高統帥部內心急如焚地關注著整個戰局。東北軍大舉進攻新西伯利亞讓斯大林如芒在背,但德軍突然放棄了眼前的莫斯科不打而把裝甲部隊派往了克里木這種不符合邏輯的意圖又讓斯大林大惑不解。

“希特勒真是難以猜測!也許他是聲東擊西、暗度陳倉,此人絕不可小看。無論如何,莫斯科是蘇聯的心臟,絕對不能讓德軍得逞!”斯大林焦慮得近乎五內俱焚,“必須立刻組成一個新的方面軍,一邊掩護莫斯科的安全一邊則伺機協助克里木的戰事。”

17日,當東北軍和德軍分別在新西伯利亞和克里木勢如破竹的時候,蘇聯最高統帥部將彼得羅夫中將的第五十集團軍和戈盧別夫中將的第十三集團軍以及基輔特別軍區被打散了的部隊一起倉促地組成了一個頓河方面軍,葉廖緬科上將臨危受命擔任方面軍總司令員;同時,為了緩解東部的危機,由卡姆可夫中將指揮的原高加素方面軍的第十八集團軍被調往新西伯利亞。

暴風驟雨般的兩個半月戰爭下來,蘇聯原先的470多萬正規軍部隊此時基本已經損失殆盡,但是蘇聯畢竟是個擁有1。9億人口的大國,源源不斷的新兵正在從遼闊的蘇聯各地被徵調入伍,接著便投入戰場。不但如此,蘇聯軍隊還有一種特殊的預備役部隊補充體制,那就是:看不見的師。蘇軍每個師的師長,往往配有兩位甚至三位副師長或參謀長幹部,以及幾名特殊的政治委員。當戰爭爆發之時,將由師長和政委帶領部隊開赴前線,而副師長和參謀長、副政委則原地待命,並迅速接手調撥補充過來的新兵或預備役部隊,不至於出現有兵無將的局面。這樣,蘇軍一個師的領導班子內往往是兩三個師領導班子的威員,可以極有效率地進行預備役部隊的擴充和整備工作,源源不斷地補充前線損失的部隊。只是,現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讓蘇軍損失過於慘重,一時間倉促之下難以恢復元氣。

“什麼?赫爾松丟了?德軍已經搶佔了大橋?…你們為什麼不事先把橋給爆破掉?來不及?胡扯!你們就是一群飯桶!”

“東北軍已經突破了南部城郊防線?這是怎麼搞的!兵力不夠?你他媽的怎麼不去死!趕緊滾回來到赫特留斯(蘇聯政治部部長,“大清洗”運動的頭子)那裡報到去吧!廢物!”

“義大利海軍地中海艦隊開進了伊斯坦布林海峽?訊息屬實…這幫天殺的土耳其豬!”

“…聲音再大一點!東北軍的空軍炸燬了發電廠?那還愣著幹什麼?立刻給我修好!”

“怎麼回事?‘費城’號商船被德軍潛艇擊沉了?一萬五千噸物資全沒了?戈爾什科夫(蘇聯海軍中將)是幹什麼吃的!讓他立刻來莫斯科!”

紛亂嘈雜的蘇軍最高統帥部作戰室內叫罵聲一片,猶如莫斯科最下等的菜市場般充滿了汙言穢語,撕心裂肺的電話鈴聲和將領們、通訊參謀軍官們嘶聲力竭的呼喊聲交相錯雜。密密麻麻的電線、此起彼伏響起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