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說著又摸出一疊一指厚的手寫檔案遞給林森,林森看了看標題,一下子張大的嘴巴——《我對德國以及歐洲在1929至1939十年間歷史的預測》,“這裡的十多萬字是我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是我對德國和歐洲多年的研究成果,歐洲乃至德國這十年間的重大事件,政治格局等等預測都在之中,我自信絕對十有八九會兌現。你好好地研究研究,到時候你就好好地輔助希特勒先生吧。歐洲那邊自有人接應你的。”
帶著一肚子的疑問以及神聖的使命和一大筆張學良特批的黃金,林森帶著數名精幹的部下以東北商人的身份於1929年3月初乘坐德國商船“沙恩霍斯特”號來到了德國。一番輾轉後,林森等人終於在慕尼黑市尼克希廣場對面舊時王宮改建的納粹黨總部見到了張學良口中稱頌不已的阿道夫·希特勒,他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個不到40歲臉色蒼白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心中想;“他真的會像少帥預測的那樣在幾年內就會成為德國的最高領導人嗎?”此時的德國納粹黨只是一個小黨,僅僅有18萬黨員,在德國國會只有35個席位,奮鬥了八年,希特勒距離政權中心還是相當遙遠。
希特勒對這幾個從遙遠的遠東跑來的使者也感到極為驚詫,他的眼裡只有德國,對手則是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從來沒有想過會和遠在地球那邊的中國人拉上關係。
在一間不大陰暗的會議廳內,希特勒和林森開始了初次會晤交談。希特勒顯得風度翩翩,很有禮貌地道:“中國的客人,首先歡迎你們來到德國這個美妙的國家作客。正如你們所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