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實說,王進之所以一直都對陳其美不錯,一是看在他同盟會(現國民黨)大佬,孫中山忠實信徒的份上。王進自己建立的民主進步黨影響力有限,需要在同盟會(國民黨)中有牢固的盟友。陳其美如是,柏文蔚如是,就連又右任也如是;
二來陳其美青幫大佬的身份,在浙江和上海一帶真的很吃得開,王進在上海和南方的勢力也需要這樣的幫派組織保駕護航。不是說他怕了這些幫派,當初他還是小小一巡警幫辦時,就敢暗地裡和安徽青幫對著幹,只是不想太過麻煩而已;
陳其美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辛亥革命之後當上了上海都督,這可是一個油水豐厚的關鍵要職。手頭也聚起一支規模不小的人馬,在國民黨中不大不小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員。雖說這廝花錢有些沒有節制,短短時間就從太平洋投資銀行弄走五十萬大洋,但是相比起他對王進上海產業的幫助來,這些錢也就是兩三個月的純利潤而已。
可是王進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陳其美在打仗指揮上的水平這麼差勁,而且統兵練兵的水平也是差得可以。好歹也在日本的野雞‘民辦’準軍校混過的人,手裡掌握著上海華界的資源,竟然連一個小小的上海製造局都拿不下來?
現在可好,北洋的援軍已經趕到,製造局已經穩若磐石,浙江督軍朱瑞又在背後捅刀子,上海反袁軍那一幫有青皮流氓組成的烏合之眾不敗真就沒天理了……
第一百四十章 人才濟濟
話說,在擁有不小優勢的情況下,上海討袁軍與駐守於上海製造局之北洋軍處於對峙狀態。也不知道陳其美是怎麼想的,竟然不急於想辦法打破這樣的狀態,在戰爭期間大煙照抽妞照泡吃吃喝喝也沒有低於平時標準,完全一副享受人士做派……
他還能有心思穩坐釣魚臺,袁世凱卻沒有放過這樣的大好機會。在大洋加北洋軍於南方節節勝利的雙重攻勢下,浙江都督朱瑞的意志動搖了。尤其看到陳其美這麼一副‘享樂’不作為的摸樣,在北洋援軍登陸上海之時,朱瑞毫不猶豫的在背後狠狠捅了陳其美一刀子!
朱瑞突然出兵上海協助北洋軍作戰,駐在龍華的淞軍被迫撤離龍華向吳淞一帶撤退,陳其美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此時的滬軍在前後夾擊之下也已經成了強弩之末。
陳其美當然不可能束手就縛,心頭的狠勁也被激發出來,還想要最後努力一把。可就在這時,他拜把子的兄弟劉福彪突然叛變,投奔了袁世凱政府的懷抱給了他最為沉重的一擊。
一時間滬軍軍心動盪人心惶惶,有劉福彪的例子在前,滬軍各部軍官在陳其美還沒反應過來之前,紛紛逃走或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投靠了袁大總統,怎麼看跟著北洋混也比跟著頹勢已顯的國民黨和陳其美混要強不是?
陳其美被這一連串的變故給弄懵了,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身邊聚攏的一幫狐朋狗友們便逃散一空……
眼見情勢不妙,時任革命軍吳淞要塞總司令的鈕永建,顧不得和滬督陳其美打什麼招呼,先把自己從危險當中撈出來再說。
他急忙邀請上海紅十字會出面協調和平解決武裝衝突,而北洋軍不得不給洋大人幾分面子,同時也是為了迅速結束上海戰事,自然也不會拒絕和平解決問題的‘好意’。
時紅十字醫生柯司往返炮臺與北洋海軍之間,在他的牽線搭橋之下雙方遂達成‘和平’協議。上海紅十字會接收吳凇炮臺,鈕永建和居正等國民黨人率1000餘人經羅店迅速退往嘉定,至太倉將部隊徹底解散,兩人隨即轉道風雨飄搖之南京。
眼見大勢已去,上海華界已基本落入北洋之手,陳其美無奈之下只得通電下野避居租界。上海討袁軍與北洋軍血戰近七十天後,起義遂以失敗告終!
“真不知道陳英士到底是怎麼想的?咱們一而再再而三的通知警告,浙江都督朱瑞信任不得,有可能投靠袁世凱在背後捅他一刀子,讓他先下手為強!”王進搖了搖頭:“也不知道他當初刺殺陶成章時的狠勁跑哪兒去了,這次竟然變得猶豫不決起來?”
“哎呀,誰知道他是如何想法?”坐在旁邊的吳楚無奈的攤了攤手:“南京防不也是一樣嗎?如果孫先生早接受咱們的提議,拿掉程德全換上國民黨人當江蘇都督,南京眼下的情況絕對不會如此糟糕,可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是是,多說無益!”王進甩了甩頭,將心頭的煩躁和不爽拋到一邊,拿著南京社會部發來的南京臨時政府要員名單輕輕抖了抖,一臉的苦笑和無何奈何:“說實在話,南京城裡的人才還是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