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車的物資,其中有白銀五萬兩,糧食三萬石,不過都是陳糧,不能吃只能用來釀酒,除了銀子與糧食外,還有大量的布匹,江南百姓幾乎家家都會自己織布,有絲綢也有棉布,因此布匹與糧食在江南的價格都比較便宜,而送給王千軍的布匹當然也不可能是最上等的,大部分都是沒有染色的土布罷了,這就是向齊王投降的那些人對於王千軍親筆寫的敲詐信的回應。
“不算多,也不算少,總之對於那些人,能敲多少就敲多少,這些都只是前菜而已,主菜還要在準備一下。傳令下去,三萬石糧食全部送給太平府的百姓,讓他們自己釀酒,布匹也留下一半分發給需要的人,其他的全部都運回兩淮!”
第六十章 敲詐信的回覆
只不過是一個開始而已,接下來要做的才是真正的搶劫。齊王一直想殺雞儆猴,可惜沒找到物件,而王千軍這一次也要這麼幹,搶劫的過程中被搶的物件乖乖聽話當然是最好的,可以現在的情況,絕對不可能發生那樣的事情,因此王千軍必須要拿一個地方開刀,讓江南其他地方的人與勢力都害怕了,這樣所有被搶的物件才能夠乖乖地聽話,把東西都交出來。
王千軍把主意打在了距離太平府與金陵城都比較近的溧水縣,溧水縣是金陵城附近最大的一個縣,同時也是江南地區物資運輸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眾多的物資經過溧水縣從更南方的地方運過來,總得來說就是一隻巨大的肥羊,而且齊王從一開始就沒有分兵去攻打溧水縣的意思,因此傳回來的訊息是溧水縣現在的防禦很鬆懈。
也有人建議王千軍攻打離太平府更近的蕪湖,那也是個富裕的地方,不過因為王千軍快速佔領的太平府,蕪湖的守備明顯加強,不管是陸地還是水上,都加強了戒備,怕的就是王千軍前去攻打。而且蕪湖城內上到官員,下到普通商家,都是謝家子弟,就算是偷襲成功了,開啟了城門攻進去,到最後也是一片混亂,大規模的巷戰王千軍不想打。
已經有一百多人的內應被派了出去,溧水縣縣城內十分鬆懈,其內部與太平府的情況差不多,都是由地方上比較強大的豪門世家所控制。王千軍駐守太平府不再外侵,齊王正忙著進攻金陵城,湖廣大軍與江南吳國大軍依舊在對峙之中,還有一支偏師在福建回不來,江南很多在地方上比較強大的豪門世家都採取了觀望的態度,因此溧水縣的縣令也就沒怎麼在意溧水縣的防務,而是將精力集中到了溧水縣內部,趁機開始吞併幾個小的豪門世家,同時也把主意打在了四大家族在溧水縣內的分家和產業上。
王千軍又開始寫信了,這一次王千軍和太平府知府手下的幕僚一起寫了上百封信,只要是有錢,下到鎮子,上到府,縣與州也不放過,王千軍都寫了信,信上的要求也很簡單,藉口是王千軍此次來江南平叛,糧食與物資帶得不多,現在齊王大軍因為作戰需要急需大量的物資與白銀,因此要地方上貢獻一點出來,如果不貢獻的話,那就是江南反賊的同黨,等齊王攻破江南後,將會株連所有反賊的同黨。
表面上說得冠冕堂皇,可實際上就是在敲詐勒索,江南之內可是一直在流傳王千軍這個土匪頭子不好的流言,因此很多地方上的實權人物很快就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把信交給手下人去做,王千軍既然需要物資,那就給王千軍送去,只要有送了就行。
一百多封信馬上就有了回報,不過看這樣的結果,王千軍雖然已經預計到了,但心裡還是有火,一個鎮子,交上五百兩銀子,一千石陳糧,還有上百匹的土布,王千軍也就不說什麼了。可一個縣城才交兩千兩銀子,三千石陳糧,破損的絲綢五百匹,一個州送來的物資也就比一個縣城要多一些,一個府就更不用說了。
江南地方的那些人可不是在打發乞丐,根本就是在處理垃圾。其實這也是江南眾多地方勢力的一種態度。現在的情況已經是變成是了齊王聯合朝廷,與江南四大家族在爭鬥。地方上的勢力最重要的還是儲存自己的家族,讓家族得已延續與擴大,當初地方上的這些勢力同意與四大家族一起反叛也是這個理由,反對的話就會被四大家族滅門,一起謀反的話,似乎還能夠打下一片江山,可誰想到四大家族會如此無用,一敗再敗。
送去了物資,江南地方上的勢力也就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叛逆的同黨,只是被脅迫而已,當然這個時候也已經有人給齊王送去了眾多的效忠書,就差沒把人質送過去了。而如果江南四大家族這一次反而是勝利了,一切也跟他們這些地方上的勢力無關,到時候江南四大家族實力大損,也同樣要安撫地方上的他們,然後他們就能夠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