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當陽縣、襄陽縣、夷道縣、夷陵縣、州陵縣及衡山縣。

七國:中盧國、華容國、邔國、宜城國、鄀國、臨沮國和枝江國。

由於縣可改國,因之國與縣同格,歸納成南郡所屬十七縣國亦可,不過此僅賬面上記載。

南郡的治所在江陵,詩仙千里江陵一日還就是這裡。

江陵的城市前身為楚國國都郢。

至漢朝起,江陵城長期作為荊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荊州專稱江陵。

這裡是江漢平原的中心城市,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衝,號為東南重鎮,亦都會也。

江陵富庶強盛,但以洛陽為中心計程車大夫們所不屑。

然而,此地的豪門大戶,紛紛把家搬到江陵,一時間風雲際會,文人墨客遍地。

此時的南郡太守,是襄陽人蔡諷蔡子平。

說起蔡家人,也是大有來歷的。他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汝南葬的蔡穆侯。

東漢以來,蔡家日漸興旺,蔡諷的大哥蔡嘲蔡子玉英年早逝,但他掌管家族之後,蔡家更甚從前。

期間,自然有其姐夫張溫的功勞在裡面。

張溫張伯慎,南陽穰縣人,受曹操祖父曹騰的提拔,如今已封司空,為大司農。

今天,蔡諷把兩個侄子和自己的兒子召集到書房。

儘管才年過五十,因為長兄去世以後日夜操勞,他兩鬢的頭髮都白了。

“茂珪,按說你是哥哥,但你姑父給你定的是郿相。”蔡諷作為現任家主,處事還是極為公平的,並沒有因為長兄去世而對侄子刻薄。

“謝叔父,謝姑父。”蔡瓚鄭重得拱了拱手。

“文珪,你的運氣不錯。”蔡諷滿意地點點頭,扭頭看向二侄子:“恰好巴郡太守出缺,你姑父就給你拿下了這職位。”

太守?蔡琰有些懵。注,此蔡琰非彼蔡琰。

看著哥哥,他有些難為情,畢竟自家兄長的位置只是一個縣令而已。

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蔡瓚是先謀劃的,已經定下來了。而巴郡太守是剛剛出缺。

說實話,不管是蔡諷還是張溫,對一個郿相,都不怎麼看重,所以拿到職位交清款項,也沒第一時間傳回來。

兩兄弟要說心裡面沒想法是不可能的,以前的南郡太守就是他們的父親蔡超蔡子玉,兄沒弟及,今後應該是父喪子繼。

看著旁邊的蔡瑁蔡德珪,哥倆的臉色有些複雜。

當官的,誰不願意在本鄉本土?特別是中原的豪門大族對荊襄一帶的世家不待見。

要不然也不可能就一個郿相就把蔡瓚給打發了,他和弟弟蔡琰曾在公府做過事的。

所謂公府,就是三公辦公的地方,那可是國家除了皇帝以外最高的權力機構。

至於巴郡太守,中原世家才不關心呢,巴郡是哪兒?益州的一個郡而已,同樣在他們眼裡是莽荒之地。

“叔父,”蔡琰比較喜歡熱鬧:“小侄想過段時間去上任,趙雲趙子龍正在來江陵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