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3部分

就被在凡爾登響起的隆隆炮聲所打亂。

德軍成功地向法國總司令完全忽視的凡爾登堡壘要塞推進,迫使法軍不得不全力保衛凡爾登。如果法軍能夠識破德國“使法國把血流盡”的陰謀,明智的選擇在凡爾登周圍與德軍周旋,儘可能多的節省自己的兵力,讓德軍用高昂的血的代價佔領任何可能的陣地,千方百計將德軍引入包圍圈或者其它對德軍不利的陣地,則不但可以讓德軍遭到慘重的損失,還可以讓自身避免遭受更大的傷亡。如果這樣的話,法軍肯定會挫敗法爾肯海因企圖削弱法軍並“在鐵砧上把法軍碾得粉碎”的計劃。也許到了6月底,德軍很可能會消耗掉絕大部分的進攻力量,只是在毫無決定性戰略意義的地面上推進10餘英里;而在那個時候,法軍很可能會積聚更為強大的力量,以壓倒優勢的兵力進攻索姆河。

可惜,法國總司令以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愚蠢剝奪了這一切出現的任何可能性。

如果從整個戰場形勢來看,霞飛在凡爾登的行為,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害了親戚朋友和街坊鄰居;不但葬送了無數法軍將士的生命,也將自己的盟友一個接一個的拉入了深淵之中。

這簡直就是另外一個巨大而可怕的蝴蝶效應。

由於得到了來自盟國方面的物資接濟,加上同中國關係的改善使俄國可以從中國購買大量的物資(花的都是英國和法國的貸款),俄國犀牛的體力以驚人的速度“恢復”了過來。從波羅的海至羅馬尼亞邊境綿延1200公里的俄國戰線,出現了三個龐大的俄**團,這些俄軍的總數達到了134個師,分別由三位久經沙場的俄國將軍指揮。北線的俄**團由庫羅帕特金指揮;中線的俄**團由埃維爾特統率;南線的俄**團由勃羅西洛夫管轄。和俄軍對峙的則是北線的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所部德軍,巴伐利亞王子利奧波德所轄德軍在中線和中南線與俄軍對峙,弗雷德裡克大公率領的奧匈帝國三個軍部署在南線。由於凡爾登的消耗戰開始,德軍已經從東線抽調或轉移走了幾乎所有的後備軍和增援部隊以及實際上全部的重炮。在普里佩特以南的整個戰線,包括全部加利西亞和布科維納,沒有一個德國師留下來支援奧匈帝國的軍隊與勃羅西洛夫的俄軍作戰。

最初按照協約國的總體作戰計劃預定,7月1日為協約國各軍在西線和東線同時發動總攻的日期。但是法軍在凡爾登所受的明顯壓力和義大利從特倫蒂諾發出的求救聲,導致協約國再次懇請沙皇在可能的條件下提前出兵。月4日,進行了難得的30個小時的炮轟之後,勃羅西洛夫出動了多萬人的大軍,猛攻普里佩特與羅馬尼亞國境之間350公里的奧匈帝**隊的防線。奧匈帝**隊面對俄軍的這次兇猛的進攻毫無準備。由於東方的戰線漫長而鬆散,根本不具備西線所有的火炮群高度集中、有複雜的防禦工事系統、連成一體的機關槍火力區、密集的公路和鐵路網給前線提供給養並能將成千上萬的後備兵力在數小時之內投入任何受威脅的地點這些條件,加上奧匈帝**隊本身又是一支多民族的不穩定的混合物,其中還夾雜著無時無刻都希望奧匈帝國馬上崩潰的大量捷克軍隊,結果當俄軍猛攻加利西亞的工業首府科韋耳和倫貝格時。奧匈帝**隊開始全線潰散。

勃羅西洛夫所取得的勝利使俄軍總司令部感到驚訝,因為沒有一個人對他的進攻抱有信心,因此當然也就沒有人考慮為他準備必要的後援,當俄軍的攻勢開始放緩時,筋疲力盡的俄軍已經差不多俘獲了2人以上的俘虜。俄軍的先頭部隊已經進抵喀爾巴阡山的山口。如果勃羅西洛夫能夠得到增援兵力和必要的補給,俄軍的這一次大規模進攻很可能會使“二元君主國”就地垮臺。

華夏共和國駐奧匈帝國助理武官王婉華上校給陸軍部的報告這樣寫道:

“……俄軍3月份在立陶宛發動的攻勢失敗之後,除了一些小規模的零星戰鬥,俄國戰線一直保持著安靜。……據我們的觀察,俄軍遭受重創之後,其戰線恐怕經受不住當時與它對峙的德奧聯軍發動的任何進攻。……奧軍總參謀長赫岑多夫將軍對外宣稱,‘俄軍在加利西亞所發動的進攻,在奧軍獲悉其來犯時起的4至6周內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希望。俄軍的集結至少需要這麼長的時間,這是他們到達這一地區所必要的準備時間’。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俄軍的此類調動的跡象還沒有被奧軍發現,更不用說正式宣佈發現俄軍的此類調動了,奧軍總參謀部的緊急求援電報即於6月5日到達德軍總司令部……”

“……俄軍在勃羅西洛夫(此人精於用兵,當年曾與我軍交手)的指揮下,已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