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重水的重水庫,使德國急需的450公斤重水化為烏有。之後英國和美國又出動了大批轟炸機對挪威的重水工廠進行轟炸,使該廠徹底停產。隨後德**方為了安全起見,將該廠所餘部分裝置和儲存的1100多公斤重水裝船運往德國。英國的情報機構得知此訊息後,在挪威地下抵抗組織的協助下,將這艘運輸重水的船炸沉於湖中,從而使德國的原子彈計劃再一次遭到沉重打擊。這一切都使得二戰結束時,德國的核研究仍停留在實驗階段。
~~~~~~~~~~~~~~
關於二戰,大家還有什麼想法和意見,多多的提出來啊急需……
~~~~~~~~~~~~~~
繼續求月票……
(一千三百六十五)月夜魅影
(一千三百六十五)月夜魅影
儘管德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沒有能夠研製出用於實戰的原子彈,但戰爭對德國的科學技術仍然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很多德國在戰爭中研製出來的新式武器仍然是後世軍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和研究物件。
1944年10月22日夜,非洲,阿拉曼。
此時英國第30軍團(由4個步兵師組成)司令奧利弗。利斯將軍望著高掛在天空中的一輪皓月,內心不由得感到有些許緊張。
他在司令部裡來回的踱著步,又看了看腕上的手錶,努力的想要壓制住內心的焦慮。
因為過不了多久,一場大規模的進攻即將開始。
也難怪利斯感到緊張,因為自從在非洲的沙漠大戰開始到現在,英美盟軍面對驍勇善戰的德軍,沒有取得一次象樣的勝利。在馬耳他島被德意軍隊攻佔後,軸心國通往非洲的補給線變得比以前暢通起來,德軍和義大利及西班牙軍隊都能夠及時的得到需要的物資和裝備,以及各種補給。隆美爾的“非洲軍團”雖然兵力不多,但卻一直掌握著非洲戰場的主動權,德軍以較少的兵力連續向英軍和美軍發動進攻,並且總能取得勝利。而英軍和美軍只有在面對墨索裡“泥”的義大利軍隊時,才能夠勉強找回一點自尊。
如果不是依賴於來自於美國本土的及時增援,在德軍如此兇悍的打擊下,英軍和美軍很可能支撐不住。
面對不利的戰場局勢,很多盟軍官兵都產生了畏敵懼戰和悲觀失望的情緒,多虧了統率英軍的蒙哥馬利將軍和統率美軍的巴頓將軍——這兩個人都是提振部隊士氣的高手,才沒有讓盟軍官兵計程車氣崩潰。
而現在,在蒙哥馬利的不懈努力下,盟軍終於開始了真正的反攻。
蒙哥馬利是一位身材矮小性格強悍的人,他特別注重軍隊的訓練和士氣,對那些在沙漠戰爭中屢吃敗仗的軍官們計程車氣尤為重視。蒙哥馬利做事喜歡井井有條,而且生性謹慎,他只有在確信自己在兵力和武器上佔有優勢時才願意發動進攻,雖然這一點常常被英國的一些軍事評論家所詬病。
在同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數度交手之後,蒙哥馬利敏銳地意識到,德軍表面上雖然保持著進攻態勢,但兵力嚴重缺乏,很多時候的進攻顯得後勁不足,目前戰局雖然呈僵持狀態,但總體來說並不象外界的人們傳言的那樣糟糕。
事實上,蒙哥馬利的判斷十分準確,由於蘇聯戰場牽制了德軍太多的兵力,在攻克馬耳他島之後,希特勒雖然能給自己的愛將隆美爾源源不斷的送來補給和新式武器裝備,但卻無法給他更多的兵力方面的支援。
在知悉了這一重要情況之後,蒙哥馬利便開始積極準備發動反攻,此時的蒙哥馬利有他的前任所不具備的很多有利條件,他的兵力遠遠超過了敵人,而且裝備上也佔有極大的優勢。正當隆美爾僅能得到希特勒好容易為他拼湊上來的為數極少的“虎”式和“豹”式坦克時,蒙哥馬利卻能夠從英國和美國源源不斷的接收大量足以保證大規模進攻的武器:從美國運來的是成千上萬輛“謝爾曼”式坦克和新式的“格蘭特”式坦克,大批的“歐洲燕”戰鬥機,從英國運來的則是“邱吉爾”坦克、“蠍”式掃雷坦克、“噴火”式戰鬥機和強有力的反坦克炮。伴隨著這些武器到達的,還有大量的步兵師。除此之外,蒙哥馬利還擁有一支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佔有絕對優勢的空軍部隊,這支部隊擁有1100架戰鬥機。
隆美爾覺察出了盟軍的力量正在不斷的增強,他集中力量再次向英軍發動了進攻,在他的指揮下,三支軸心**隊向阿拉曼一線的英軍陣地進行了猛攻,義大利和西班牙軍隊在北部和中部做了佯攻和牽制性進攻,德軍則在南部向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