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著新艦,除了“海昌”級大型裝甲巡洋艦外,新的“金元”級裝甲炮艇也在建造中,當然了,還有新潛艇。

新潛艇的最後定形工作完成後,孫綱給這種中國的第三級潛艇命名為“海鯤”號。

由於這種新潛艇去掉了甲板炮和一些水面艦艇用的多餘裝置,製造工藝變得相對簡直,因此製造工期也大大的縮短了,估計建造一艘的時間大約不到四個月,比“金遠”級裝甲炮艇的五個月建造週期還短,估計用不了多久,孫綱就可以坐著新潛艇帶著嬌妻愛兒下水觀光了。

當然了,裝上兩枚新魚雷試射一番也是可以考慮滴。

自從“錢王”王熾解決了他海軍經費的後顧之憂後,孫綱覺得周圍的事情好象都變得順手了似的。

因為,在王熾向他伸出了援手之後,遠在臺灣的丁汝昌也來幫忙了。

俗語說,“好事成雙”,自從丁汝昌調任臺灣巡撫後,因為天各一方,彼此之間的聯絡比以前就少了,但由於愛妻馬開通了北洋商貿集團從大連到臺灣基隆的航線,每次商船前往臺灣時,她總要捎些北邊的東西送給丁汝昌,可能是因為她在這個世界的“父親”的關係,而丁汝昌說起來還是她和孫綱的“證婚人”,所以他們夫妻倆對他有一種格外親近的感覺。孫綱也經常透過商船和電報同丁汝昌保持著聯絡,三洋提督全部換成北洋的人後,他們之間的聯絡更多了,有什麼事情都能作到互通有無。

由於臺灣目前只有兩艘魚雷巡洋艦“飛霆”號和“飛鷹”號,自身的防衛力量相當薄弱,很多地方還得仰仗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丁汝昌一直想加強臺灣的海上武裝力量,臺灣民生亦多依賴於海上,是以民眾要求添置新式艦艇的呼聲一直很高,上次“飛霆”、“飛鷹”兩艦參加了著名的“琉球海戰”,取得了光輝的戰績,更是刺激了臺灣民眾要求購艦的願望,當丁汝昌從劉步蟾那裡得知孫綱的造艦費用不足後,立刻開始向臺灣民間募集,臺灣民殷富實,民間富戶曾數次捐資為國購艦(聽說“致遠”、“靖遠”兩艦就是臺灣富戶出錢幫著買的),甲午戰後捐資入海軍之款竟達300萬兩之多!這一次丁汝昌又給他募集到了近200萬兩,隨即給孫綱發了電報,讓他放心造艦,“丁酉一役,海軍痛殲倭寇,臺民聞之,皆奔走相告,以手加額稱慶,謂海疆寧固有日焉,若有所需,臺民鹹願盡死力以助海軍,汝當勿憂。”他同時還希望,臺灣目前僅有兩艘小艦和一些武裝商船護衛,力量太弱,而朝廷對此似乎並不在意。丁汝昌甚以為憂,希望北洋方面能給以一定的“幫助”。

孫綱得到訊息後大喜過望,這天上掉下的財神爺,原來不止一位啊。

對於丁汝昌的憂慮,他也深以為然,寶島臺灣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是東南五省的門戶,而且物產豐富,現在僅有“飛霆”、“飛鷹”在那裡駐防,確實不妥,可那個鳥朝廷根本視而不見,沒有朝廷的批准,身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榮祿即使認識到了臺灣對大陸的重要戰略意義,也是不敢做主隨便調撥北洋的軍艦給臺灣的。

他略一思索,突然想到了那艘拖回來在船廠大修改裝的日本“陽春丸”號“水下油罐”,急忙跑去檢視,結果高興不已。

“陽春丸”的艦體損傷不重,正在修補,軍工人員們正群策群力的考慮要把它改成一艘巡洋艦(再做成那種“半潛艦”式的潛艇就有些扯蛋了),孫綱立刻同意了改建方案,撥給款項要求儘快完工,他回去後立即給丁汝昌發了電報,說了他的打算,準備把這艘從日本人那裡弄來的船變成一艘3000噸級的巡洋艦,先給臺灣,以充實那裡的海軍力量。

臺灣吃了“陽春丸”這粒來自日本的“壯陽藥”,應該是可以“雄起”一陣子了。

孫綱還向丁汝昌表示,他還會想辦法加強中國的造船能力,優先解決臺灣的海上安全問題。

他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一定根據的中國目前的造船工業企業,除了北洋船政局規模最大外,福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所的造船能力也不差,民營的耶松造船廠也具備相當的實力,如果都能好好的加以利用,中國海軍追趕世界的腳步就會進一步加快!

(二百六十)“演戲”給日本人看

而由造船工業和鐵路工業的興盛帶動中國一點點向工業文明轉變,也是孫綱的既定計劃之

如果沒有大的戰爭和“意外事件”打斷的話,只要他一點點的實現了自己的計劃,中國可能用不了日本明治維新那麼長的時間,就會完成自身的積累和轉變,成為一個強大的工業國。

可戰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