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是臉上因為失血而顯得白了一些的話。
“長的象全智嫻。”蘇鑫在孫綱的身邊說道,“太TM象了。”
“你不是說你從來不看韓片嗎?”孫綱白了他一眼,的確,讓他這麼一說,孫綱現在也覺得她很象了。
“什麼什麼什麼?全智嫻又是誰啊?”文君風愣了一下,問道,
蘇鑫嘿嘿一笑,答非所問地說道,“美女總還是認識一兩個的嘛。”他看了看四周,“一會兒問問明成在那裡。”這一句話暴露了他連韓劇也看。
文君風走到她身邊蹲下,伸手輕輕地掀了掀她胸口的衣服,蘇鑫拍了他腦門一巴掌,“好小子,吃人家豆腐!”
“你幹什麼!我這是看看她的傷!”文君風顯然沒明白他這個“吃豆腐”是什麼意思,他轉頭對孫綱說道,“她身上彈傷有好幾處,如果不馬上醫治,恐怕她挺不了多久,不如送她上軍艦。”
孫綱點了點頭,對詹淑嘯說道,“麻煩詹大人安排一下,送受傷的弟兄們和這女子去王管帶那裡,請艦上醫官速速治療。”
“卑職明白。”詹淑嘯立刻去安排去了。
附近的朝鮮百姓有幾個膽大的趕了過來,看見是大清水師官兵要運送傷員,立刻從家裡喊了許多人過來,還弄來了好幾輛獨輪車,讓孫綱很是感動,能看出來,朝鮮老百姓對幫助他們抵抗侵略者的中國軍隊,那份感激確實是發自內心的。
剛一開戰時,日軍準備偷襲駐牙山清軍,強徵朝鮮人送輜重,而朝鮮人民多方進行了抵制,愣是把日軍的這個偷襲計劃生給攪黃了!而方伯謙護送清軍援兵到仁川時,附近的朝鮮群眾自發前來幫忙卸運,使得護航艦隊可以提前出發,給後來的豐島海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都是鄰居,差別咋就那麼大呢?
詹淑嘯安排了十二個人隨行護送傷員回艦,綾兒讓小玉兒也跟著回去照顧那位受傷的“韓國美女明星”,同時意味深長地看了蘇鑫一眼,蘇鑫裝作沒看見,在一心一意地擺弄繳獲的日本人的“村田”式步槍。
“居然是單發的,什麼JB玩意兒這是?沒咱們大清的槍好啊?”蘇鑫奇怪地說道,“咱們的槍都有七連發和十三連發的了。”
“啊?!”孫綱愣了一下,有些書裡不是說還有用大刀長矛的嗎?
“本來就沒有咱們的好,”詹淑嘯對他說道,“聽說他們的炮很多還是青銅炮呢,咱大清都是自己造的後膛鋼炮和買的德國克虜伯行營炮,比他們的強多了,只是咱們的兵太不爭氣。”
“大人說的是,聽說老百姓管鎮邊軍都叫‘豆腐營’。”不知是誰說道,引來其他的北洋護軍們一陣鬨笑。
“對,我們那時候還有‘豆腐渣工程’呢。”蘇鑫的思維一時間又讓一個熟悉的名詞弄得發生了錯位。
孫綱聽得鬱悶之極,再好的武器裝備,也得有人用才行!日本人敗了這一仗不要緊,他們的人還在!就還有機會!可大清中國呢?
這個“人”的問題,他這隻小小蝴蝶,能解決得了嗎?
幾個懂中文的朝鮮百姓自願給他們當嚮導,大家一路搜尋前進,沒有再發現日本軍隊出沒,據嚮導講,中日雙方停火後日軍就開始撤退,許多日本僑民也都跟著走了,日軍撤出景福宮後朝鮮國王兩口子已經躲進了俄國使館。而入朝的清軍行動遲緩,目前應該還在平壤一帶集結,僅僅有小隊騎兵在這一帶出現過,估計是偵察部隊。
沒發現有什麼新情況,休息的時候孫綱把那些圖中象是地圖的三張拿了出來,讓大家一同參詳,他們這才明白,船政大臣不光是來查探敵情的,而且順手挖寶來了。
可老馬看過那幾張不是地圖的圖後,面色卻不由得一變。
“這一張很明顯是朝鮮全國的地圖,”孫綱指著其中一張說道,“奇怪的是這張圖上既沒有城市,也沒有軍事目標,只是標明瞭十三個地方,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也許他們在這裡有什麼佈置?”蘇鑫說道,
“上圖子!”詹淑嘯對手下說道,幾個士兵拿過了朝鮮的地圖。
孫綱拿兩張圖對照了一下,這十三個地點有的是城市,有的卻標在山野之中,一時間讓他摸不著頭腦,難道是古墓不成?
“這一張是漢城的地形圖,”蘇鑫指著另外一張圖說道,“我跑船時來過這裡,和我那時候有些不一樣了,但大體上還認得出來。”
“日本人在這標了些什麼?”文君風指著上面的好象是一個刀形的圖案問道,
“他們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