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強調一個知行合一,都會被視為異端。
通曉了謝宏帶來的法制精神,再得到了李東陽對儒家的深層次解說,李兆先把士人的心態解釋得絲絲入扣。
“儒家傳承千多年,先賢大儒不計其數,其言論也同樣如此,無論做什麼,士人們總是能找到理論依據,總是能打著大義的名分。習慣了,也就越陷越深了,哪怕是損公肥私,先家後國,甚至勾結縱敵,都是可以原諒的,都是能找到理由的。”
長嘆一聲,李兆先再次提起了楊廷和:“楊伯父可能沒有多少私心,只是遵從自幼所學,想要保全儒家道統,可他本就是陰柔的性子,在這樣的體制下,會做出這些行為,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上的楊廷和本就有些古怪,在正德朝,得了正德信任,又高居首輔之位,手下也有黨羽無數,他的權勢即便和當年的王安石相比,也是不遑多讓。若是他想的話,甚至可以跟後者一樣,推行變法這種數百年難逢之事。
可是他沒有,反是處心積慮的算計起正德來。
正德去應州,他剋扣糧餉,試圖拖後腿;寧王要造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意圖縱容;最後更是拉攏了楊一清和張永,在江南成功算倒了正德,然後一力扶起了嘉靖,將其推上了帝位。
做完這些事沒兩年,就在嘉靖三年的大禮儀事件中落馬,就此一蹶不振,成就了嘉獎擅權術的名聲。
實際上,嘉靖三年的事兒,不過是他的政敵的反撲罷了。嘉靖手下沒有謝宏,朝中沒有黨羽,怎麼可能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就具備了掀翻楊廷和的實力呢?
無非是士人們熱衷內訌的本性使然,楊廷和高居首輔之位十多年,招致了眾人的眼紅而已。儘管楊某人有扶保設計,擁立新君的大功,可既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士人們的眼睛又豈會一直盯在往事上,趕緊建立新內閣才是正經事兒。
孜孜不倦的做這種勞而無功,甚至於己有害的事情,楊廷和似乎很傻。明明就可以在重情義的正德的支援下,雄居首輔之位,維持權勢不倒,光大門楣,可他偏偏就反其道而行之,這還不傻麼?
不過,他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原因也很簡單,無非就是慣性,他算計正德,為的是維護儒家道統,甚至連自己的前程都顧不上理會,又哪有精神管別人啊。
在他的眼中,自己可以殉道,也同樣可以推著別人去殉道,這種人可以被稱為衛道士,和宗教中的那種狂信者差不多,是相當可怕的。後世那些人體炸彈,在精神層面上,跟楊廷和本也一般無二。
如果儒家確實代表了真理的話,這種精神也算得上是很偉大。
可是,真理這種東西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的,時過境遷,儒家的統治理念早就不合時宜了,所以,楊廷和的作為也顯得很傻很天真,而且還有些卑劣了。
#c
' '
第739章 衣錦好還鄉
第739章 衣錦好還鄉
“另外,還有一個商學的理念可以用來解釋這件事……”開始還小心翼翼的,不過長篇大論了一番,李兆先的興致也起來了,將自己的最新心得講了出來。
“商學?”從談話開始起,楊慎的神色一直都是淡淡的,可這時眉頭卻動了動,驚訝的輕咦了一聲。
“嗯,是商學。”李兆先肯定的點點頭,“商學裡面有一個壟斷的概念,大致就是說,某個商家在其從事的行業中,擁有了絕對主導的地位,在定價、成本控制上,都有足夠的話事權……這樣就被稱為壟斷。”
李兆先的解釋沒用到多少專業名詞,很容易理解,楊慎想了想,然後點點頭,表示理解。
“除了某些特殊行業之外,壟斷都是開始有好處,然後很快就會變成桎梏的……壟斷的地位會壓制其他人的成長,壟斷者自身也會失去進取心,每一次壟斷,都是一個盛轉衰的過程。用修,你不覺得,這種情況,跟華夏千年以來的興衰很相似嗎?”
“確實很相似……”
儒家對朝堂的壟斷可不就是如此麼,開國之初,儒家獨大,可以排除異聲,將資源整合起來,全力投入到各種建設工作之中,效率很高,政治也相對清明。
可用不了多久,情況就會改變。壟斷了朝堂之後,士人們迅速失去了進取心,對開疆拓土,擴大王朝的影響力沒有半點熱情。因為他們害怕有其他人會藉機成長,威脅到儒家子弟的地位,宣宗時代,放棄安南就是明例之一。
從秦朝開始,安南就是華夏的一部分,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