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的,無論是京中的禁軍還是邊軍,都是要變革的而以目前的條件,軍功授田就是最實際的辦法,至於工業革命開始以後,是不是要採用優良的制度,那就是後話了,謝宏一時也預計不出來
可現在看來,遼鎮邊軍的反應有點太過熱烈了,看著一臉熱切的楊浩然,謝宏又喜又愁
喜的是,在正德年間,大明的邊軍還沒爛到跟明末一樣,無論是個人戰力,還是精氣神,都保持得很好,只是一直被文官們壓制住了而已
想想也是,當日在宣府的時候,正德突然現身,邊軍也是士氣大漲,直接把韃子打了個灰頭土臉,數月不敢轉頭南顧
別提前世歷史上,正德的禁軍和小王子的王帳精兵還有一場單挑,那次的結果好一點,小王子數年不敢寇邊,長的時間裡,他即便寇邊也不敢深入
所以,想要提高大明的軍事實力,謝宏並不需要親自練兵,只要改進軍制,改善後勤,改良武器就足夠了,再加上正德自己練出來的近衛軍,在這方面他完全不需要花費什麼精力
不過這事兒也有麻煩,軍隊的戰意高昂,要是硬著壓制下去,沒準兒會憋出來內傷的,還是得想辦法疏導才行,只是倭國卻算不上什麼疏導的好地方
“是啊,侯爺,您不知道,下面請戰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請戰騰那叫一個多,俺的騰房都快放不下了”見謝宏的表情有所鬆動,楊浩然趕忙敲邊角
“北面的韃子既然服了軟,那咱們也不為難他們,可侯爺既然要打倭國,咋能不用遼鎮的子弟兵,反而弄些韃子去呢?不是俺吹噓,就算是朵顏部最精銳的騎兵,其實比不上俺麾下的家丁,何況,侯爺仁厚,又寬限了他們,不用精銳的話,那些牧人也沒啥厲害的”
謝宏擺擺手,嘆道:“唉,楊總兵,你的意思我倒是明白了,不過,倭國那邊跟你想象的不一樣,我要的本來就不是精銳,而是用來消耗的炮灰”
“啊?”別說楊浩然,連江彬都吃了一驚,王守仁走之前,也曾跟謝宏探討過來年的經濟問題,謝宏也說要從倭國解決,可現在看來,事情似乎有些古怪啊
“侯爺,難道您不打算攻佔倭國?”
“當然不,楊總兵,倭國看起來雖然不大,可人口也頗為不少,至少有個幾百萬,這麼多人,要攻佔得多少兵啊?”謝宏搖搖頭,又對江彬說道:“江大哥,咱們夜襲福江島的時候,你也看見了,你覺得那些倭國武士如何?”
“亡命之徒,有些棘手”單說武藝什麼的,倭國武士也就那▲回事,江彬當然不會放在眼裡,可對方遭襲在先,又是戰力懸殊,卻偏偏沒幾個投降的,不少人都拼殺到了最後一刻,這不是亡命之徒是什麼?
“要徹底佔領的話,難度很高,就算成功傷亡也很大,最關鍵的是,那樣的做法沒有好處啊,沒有好處的事兒,咱們幹嗎要去做”謝宏一攤手,如是總結道糹未完待續
' '
第543章 渾水摸魚,大撈一筆
“可是,謝兄弟你不是說過,倭國金銀遍地嗎?咱們在五島那邊的見聞,也驗證無誤了,如果徹底攻佔下來,不就不用愁金銀了嗎?”江彬奇道。
上次拉回來的金銀貨物,其實只是九州島島,或者說是肥前一國的豪族們湊出來的,長崎雖是大港口,算是集散地,可從中還是可以看出倭國的金銀之多,要是全佔下來,得有多大賺頭啊?'搜尋最新更新盡在huaixiu'
“可實際上,這件事是很難做到的。”謝宏解釋道:“倭國多山地,要是發動全面戰爭的話,即便佔領下來,也很難肅清殘敵,所以獲勝之後也得駐軍守備,加上倭國人本來又多有亡命之徒,駐軍最少,恐怕也得五萬人,我估『摸』著可能還不夠。”
“駐守都是如此,那進攻的時候,當然需要的軍隊更多,少過十萬肯定不行。這麼多兵馬透過海運過去,這後勤的壓力······”謝宏沉『吟』道:“別看今年遼東豐收了,可明年的規模還要擴大,算上投入的話,恐怕還頗有不足,不可能支撐起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謝宏說的很有道理,江彬二人都是默然點頭。
明年的投入比今年大得多,遼東畢竟人少地多,而薊鎮卻是靠近京城,正和遼鎮相反。宣府雖然偏離了京城,荒地也有不少,可自從土木之後,宣府就是韃虜入寇的重災區,邊牆多有殘破的地方,要是貿然大舉開荒,風險也是很大的。
所以,雖然三邊鎮表面上形勢大好,可實際上卻也有不少隱憂,無論對手是誰,眼下也不是開戰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