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3部分

理,算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其中的道理,謝宏也是認可的,不過,卻只是一部分。

“王先生,對於開發遼東的策略,的很有道理,我也非常認同。不過,後面的那些話,卻是值得商榷的。”這次對答中,謝宏第一次做出了反駁。

“哦?”王守仁眉毛一挑,卻也不怒,雙眸中流lù出了大感興趣的神色,他事先的準備是很充分的,結果謝宏卻一改以往的作風,並不接招,他一個人唱獨角戲,很是有些鬱悶。

“我只問先生一句,若是謝某身入朝堂,整日與外朝眾臣勾心鬥角,縱是日後能夠脫穎而出,到那時,謝某又與他等何異?”

“這……”謝宏的問題一樣直指本心,便以王守仁的智略一時也不能答話。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與之無異。

入了體制,就得守體制的規則,想要**特行,就一定會付出代價,被群起而攻之;而想要和光同塵,即便手段高超,可又有誰能拗得過體制的力量呢?最終也不過是與眾人混為一體罷了。

這也是千多年來,華夏朝局上此起彼伏的鬧劇,王安石也好,後世的張居正也好,除造就強秦的商鞅,這些政治家不過是在體制內修修補補罷了,只能延長壽命,卻不能逆轉乾坤。

王守仁貫通經史,當然知道這些,他也沒法強辯,至少他舉不出來例子,他只是反問謝宏:“那依謝大人的看法,又有何解決之道呢?”

“破除儒家獨大,引入新生力量。”謝宏斬釘截鐵的道:“所謂百家爭鳴,正是緣由於此,每個流派都代表著天下不同的聲音,這些力量在朝堂上達到平衡之後,也就兼顧了天下人之利。”

“若非謝大人橫空出世,外朝眾臣本也有不少紛爭的,休旁的,就連江南士人也本非一條心,只是被謝大人所逼,這才……而且,若沒有士人制約,若是出了桀紂般的昏君,倒行逆施之下,又有何人能予以阻攔?”jī出了謝宏真正的想法,王守仁也是興致高漲。

“大明朝堂的規則本是不差的,有問題的,只是儒家的獨大而已。”謝宏講發了興致,也沒了顧忌,慷慨jī昂的道:“外朝的合縱連橫,多半並不穩定,而以地域劃分派別,也非常不合理。”

他冷笑一聲道:“天下九州,各有特色,在天候水土的影響下,更是有貧富之分,若是單以地域劃分派別,天長日久之後,最為富庶的江南之地必然越來越強,最終獨霸朝堂也在情理之中,難道這就是王先生想要看到的嗎?”

這個問題王守仁自然無法反駁,按前世歷史的軌跡,這就是必然會出現的情況。

“至於昏君,呵呵,王先生,我再問,若是天下官吏盡皆清廉自守,就算皇上如宋徽宗一般靡費昏庸,這大明天下,是會比現在好呢,還是不好呢?”謝宏的問題一個比一個犀利。

“……”王守仁默然。

“單前宋那搞得民怨沸騰的花石綱,沒錯,從嶺南等地運送奇花異石到汴梁,花費極大,可與那些趁機上下其手的貪官汙吏所得相比,這花費恐怕算不得什麼吧?縱是宋徽宗不搞花石綱,難道這些人就不會用別的名目壓榨黎民?”

“制約!士人制約天子,卻不讓天子制約他們,天下間又豈有這個道理?正如今天下吏治如何,王先生又豈能不知不見?為何?就因為沒了制約,儒家獨攬朝政!”謝宏的話擲地有聲,他斷然一揮手,道:

“想要富國強民,就必須恢復百家爭鳴之勢,從而打破儒家對朝堂的壟斷。然而,開啟民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在期間,也必須要用皇權來制約,至於日後,那就由後人自行去判斷吧。”

不待王守仁答話,謝宏又是一拱手,道:“王先生以為謝某所如何?若先生認可謝某所言,可願主謝某一臂之力?上效天子,下撫黎民,不正是先生的願望嗎?”

一時jī動,謝宏把壓在心裡所有的話都出來了,這些話,有一部分他甚至都沒對正德過,因為他原本也只有個模模糊糊的概念,受了王守仁之jī,才突然想得通透了。

能的和不能的,反正都了,他也乾脆橫下一條心,直接表lù心跡了。反正這種事就和告白一樣,出來了可能會被拒絕,會有遺憾,可若是不,那就連被拒絕的機會都沒有了''

' '

第405章 不起眼的開端,遼東攻略進行時

對金州衛的百姓來說,這個冬天註定是不尋常的。''

先是荒廢已久的木城驛來了一個驛丞,那位王大人象極了傳說中的文曲星老爺,談吐和儀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