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門路,在無數金錢效應滾滾推動下,短時間內還是補足了大致缺額。

待在河北清理地方的這段時間,

河北的許多老牌氏族高門,都發出了做客的邀約,象清河崔族是託請了顏真卿的面子,博陵崔氏乾脆以崔圓出面,雖然只是一些象徵性的示好,沒有多少實質的東西,但也算是一種改變的姿態。

連一向被視為遠宗的不良子弟崔光遠,也接到了敘年誼地帖子。

在戰爭損失最慘重地就是那些河北氏族,從族人子弟到產業田莊。都在戰爭中受了重創。

所謂賊過如梳。官過如,流寇饑民所過寸草不生。所謂官軍來了要出丁出糧,割肉放血好好招待。叛軍來了要燒死奸掠無惡不做,而盜匪流民來了倒是不挑剔,但是地皮上任何可吃可用的東西都不會留下,破壞力也不下於前兩者。

有一點實力和眼光的家族,紛紛散家財募壯丁,結寨自保。或者乾脆捲了多年地急需,躲進城裡吃老本,等待戰爭結束。稍稍積極一些的,或者仗著有官方背景的家族,則紛紛聯合起來,佔據一縣一州,響應朝廷的號召建軍置官,堅持抵抗一時。再加上因為實力不足。相互恩怨糾纏,見死不救等因素,被屠城滅族的不在少數。

作為這些中原門閥代表的山東七大氏族也不能例外,因為以這些家族都以富饒繁華著稱。千年地積累,又處在顯望之地。無論處於什麼理由,他們的聚居地幾乎變成了官軍、叛軍反覆爭奪的戰場。

王門,就經歷了三次太原保衛戰,除了一座太原城,地方都被打的一片浪籍。而另一大氏族崔氏聚集的博陵郡,乾脆被叛軍佔領了數年,不得不大舉南下投靠清河的遠宗,雖然幾經反覆,但族人子弟死傷累累,田畝荒廢,無數家門破落,卻是無法避免了。

趙郡李氏,則被叛軍悍將蔡希德,史思明,先後屠城了兩次。陽的鄭氏、因為靠近洛陽,也沒能倖免,連家主在內一千多口,都被安祿山請去洛陽粉飾場面,雖然在安氏內亂中存活下來,卻又趕上河北官軍血洗洛陽……

隴西地李氏最遠,但是崔佑乾攻掠關中時也沒放過它,連家廟都被燒一空了,其中許多人因此紛紛投奔了龍武軍和相關所屬。

而范陽的盧氏最倒黴,安祿山就在他老家起兵,當時就拿這一族祭旗殺人沒產,盧氏族人或死或逃勘稱滿門血淚,後來史思明繼任范陽節度使,對這種領地內的不安定因素,好不客氣的大肆屠戮,也有一些盧氏族人曲於叛軍地淫威,為之效力,結果官軍來了以後又予以清算。時至今日,范陽的盧氏一門五宗八脈,至少三宗五脈都已經人丁凋零、

也只有清河地崔氏,因為地處最南,依靠支援河北四拄臣之一的顏真卿所部,與來、賀蘭進明等守臣,相互呼應,共同進退,才保全了家鄉的大半完好。

城一敗,有這些家族子弟,組成的地方軍,本來想在最後一戰中撈點資本回來,以透過在政治和仕途上的進身,來彌補所受的損失,但在崩潰來臨時,卻比不了那些正規軍的實力,再次遭到了滅頂之災。

而且更糟糕的是,那些被擊潰的亂兵退下來,連本部將官也約束不住,瘋狂的大搶亂掠,變成地方上新的亂源,他們甚至都已經沒有多少可以抵抗的力量了。一些家族之間本來就有恩怨糾纏,不免有藉手亂兵,對對頭落井下石的,結果讓局面變的更混亂。

再高貴的門第和傳統,都抵不過要生存下去的現實。這時候沒有比請一支兇名赫赫的官軍,去坐鎮清剿,更好的選擇。數量倒不需要太多,只要足夠鎮的住場面就可以了。如果有足夠的好處,我也不介意做一回僱傭軍。

“這些氏族不是最重門地、血統麼,”我有有些荒謬的感覺。

“再重門第血統,也得跟上時事變遷,若不知道一些變通的手段,恐怕也不能存續到現在了”

崔光遠笑的有些冷,顯然作為我的代表出行,很有一些揚眉吐氣的感觸。

“為了生存,這些家族也得另尋道路”

“比如,這戰後的買賣,也想插一手”

“恩,那他們都可以拿出些什麼來”……

說話間,杜佑匆匆送了一貼東西過來,我示意就地宣讀好了。

“西邊來報,說朝廷有意重開科舉”

“哦”

我心道朝廷這麼做毫不奇怪,河北諸道多出缺,再加上前些年大舉放權,讓地方自募自保,造成如今將出私門,山頭主義嚴重,不想辦法解決那才怪呢。

現在,建寧王和中書門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