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丟下家中的父母妻兒,一路遠行千萬裡,一路長途跋涉,吃的是乾糧,住的是帳蓬,身旁沒有思念著的親人。弟兄們,這一切,你們是為了什麼?”
底下計程車兵、民壯們都聚集在那裡傾聽著,一個個仰著頭,看著城樓上的陳克復。
在這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夜襲戰剛過之後的夜晚,在這個空氣之中到處充滿著撕殺、混亂、激動、興奮的夜晚,在這個天空不斷飄蕩著細雨,陣陣冷風吹過也不能將他們燃起的熱血降溫的夜晚,陳克復的話清晰的在他們的耳畔響起。
猶如一道流過心田的清泉,那些狂熱燥動著的民壯們,一個個都開始漸漸散去眼中的狂熱,回想起家中的親人,回想起這一路來的艱辛。
出來大半年了,也不知道家中的父母安好,也不知道家中的妻子可曾相念著自己,也不知道家中的兄弟子女可還一切都好。天也涼了,家中的田地也都收穫了吧,也不知道沒有自己在家,家中的收成如何?
一位新軍的軍官,看著大家都不答話,大聲的道,“大將軍,我們是因為陛下的召喚而來!”
他的話一出口,眾人也都是附和著,是啊,皇帝一聲令下,他們都扔下了手中的鋤頭,拿起刀兵就趕來了這遼東之地。
陳克復笑了笑,“沒錯,我們都是聽從陛下的召喚來到了這遼東,來和這些我們見都沒有見過的高句麗蠻夷們撕殺、爭奪。在這裡,我也為陛下,為大隋感謝大家!”說著,陳克復對著城樓之下的眾人彎腰鞠了一躬。
“弟兄們,你們知道陛下為什麼要召喚我們來這遼東嗎?”
“弟兄們,陛下也不願意看到大家背井離鄉,拋家棄子,遠行萬里來到這裡。可是,陛下卻也必須將大家召喚到了這裡。這是為什麼?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你們知道你們為了什麼而戰嗎?”
“大將軍,我們為何而戰?”一片鎧甲之中,數道人聲響起。
對於大多數計程車兵民壯們來說,他們只知道是陛下下令讓他們來遼東,至於是為什麼他們並不知道。而且這裡面也並沒有多少軍人,他們大都是些服役的民夫,來這裡,不過是完成官府的任務而已。
陳克復知道自己要想在這遼東立足,那麼他最大的倚靠就是眼前的這些人了。可是這些人並不是軍人,現在大家被楊廣留下來,他們沒辦法才會跟著他,一旦有機會,這些人就會回中原,這對他來說,絕對是一個危機。
全留下,是不現實的,他現在所希望的就是能在這數十萬人中,留下一部份人。
陳克復大笑了數聲,“好,說的好,我們為何而戰?我們是為了陛下、為了大隋而戰。可是我們大隋、我們陛下為何要徵高句麗?〃
提了個問題後,陳克復環顧了一下四周,朗聲道,“我華夏中原,自東漢末年起,天下大亂,中原分裂,自此到我大隋先皇帝統一中原,長達三百多年的時間裡,除了西晉那短短几十年時間的一統外。整個華夏都是四分五裂,南北對峙。整個中原之地,烽火四起,常年戰亂,百年生活苦不堪言。”
“是我大隋結束了這長達數百年的亂世,是我大隋統一華夏,開創了大隋的安定繁華的社會。如今我大隋的子民,再也不擔心連年不斷的爭戰,也不用擔心草原胡人的連年入侵。我們生來就有安定的生活,家中有地,缸中有糧。這一切是怎麼來的?這一切又是誰保證的?”
“是陛下,是皇帝陛下給予我們的。”底下的數萬人齊聲大叫道。
對於這些百姓們來說,雖然當今皇帝派下的勞役稅賦多了,但是所有人還是能感受到這數十年的安穩。沒有人忘記祖輩們的教訓,他們也清楚,正是大隋的均田令,才讓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此時的大隋還是一個被百姓所維護的朝廷。
陳克復大聲的道,“沒錯,是陛下給了我們這一切,是陛下保證了我們能自由安定的生活。我們大隋,統一了中原,擊敗了草原的突厥人,我們擊滅了對我們西北威脅的吐谷渾。這些戰爭,為我們家中的親人,我們的安定生活起了保障。可是有人見不得我們過上這樣的安定日子,遼東的高句麗人本不過是華夏周朝分封的一路諸候,可是久居蠻夷之地,這些人也不再服王化。遼東之地,漢時起就置四郡,可是數百年來,卻一直被高句麗人蠶食。”
“甚至,這些偏居一隅之蠻夷,也收自立一國,敢與中原對抗。他們暗地裡勾結草原突厥,欲共謀我中原大好江山,想瓜分我中原之地為他們的城池、草場牧地,想將我們的親人,我們的父母妻兒掠奪為他們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