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之舉,不如採取波亞戰術,據險以守,節節為防,以全軍而老敵師為主,俟其深入無繼,乃一舉殲除之。”
經典就是永恆,蔡鍔不會想到,如果歷史沒有改變,他所提出的波亞戰術在二十多年後,會成為GCD對付蔣介石的圍剿和日軍入侵的絕妙法寶,並被髮揮到極致。
人家是奇才,自己那是投機取巧,不過,將自己來自後世的理論融入進去,會讓他們的思路更清晰,視野更開闊。肖志華將蔡鍔二十歲前寫成的《軍國民篇》及剛剛完成的《曾胡治兵語錄》仔細閱讀,新增上一些意見和修正,作為軍隊建設和軍事教育的必修教材。
蔡鍔書中所體現的精神卻完全超越了這個時代,他著意培養的,是熱愛國家、熱愛人民、誠實、勇敢、勤奮、無私的新式軍人,這樣的軍人是完全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實際上,蔡鍔是懷著改造社會的思想來改造軍隊的,他對軍人的期許就是他對國民的期許。在蔡鍔看來,兵出於民,所以軍人的素質取決於國民的素質;反過來,兵復還於民,所以軍人的素質又將影響國民的素質。這一過程中,軍隊應該成為一座熔爐、一方聖地,在體魄上、精神上起到鍛造人、淨化人的作用。一個人經歷若干年的軍營生活後,應該得到昇華,變得更優秀。蔡鍔前所未有地提升了軍人的地位,把軍人視為國家精英,並以此作為軍事教育和軍隊建設的目標,這就是蔡鍔及其《曾胡治兵語錄》的開創性貢獻,對後世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良心和血性,對軍人是多麼簡單平實的要求,然而卻又是很遙遠,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的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