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部隊,這些部隊只在清晨和傍晚才進入戰壕。七十米至一百米之後是支援戰壕(或叫轉移戰壕),當前方戰壕遭受轟炸或炮擊時,裡面的部隊就可以撤到這裡。三百米至五百米之後是預備戰壕,裡面有另一支部隊,這支部隊在前方戰壕被攻下後可以進行反擊並奪回它。

屏棄了在一線囤積重兵的戰術,這在湖北革命軍中也不是沒有反對意見,即便在總參謀部內部,對這種戰術也有不同看法。依靠首義之功,和復興會總部的名義,再加上肖志華的強硬語氣,命令才得以實行。

“呵呵,讓戰士們掄起鍬鎬當農夫,肯定很有怨言吧?”肖志華放下望遠鏡,笑著對湖北的幾位高階軍官說道。

蔣翊武和孫武互相對視了一眼,苦笑著點了點頭,孫武說道:“軍政府不欠餉,革命軍也無剋扣之事,士兵們雖有抱怨,但熱情很高,且絕激不起大變。”

“你們若連軍隊都掌控不住,我也不會來這裡了。”肖志華收起笑容,嚴肅地說道:“士兵們有熱情,不怕犧牲,這很好。但作為指揮官,絕對不能熱血上頭,憑感情來進行軍事行動。你們看過北洋軍的資料嗎?對敵人的戰鬥力瞭解多少?我們現在有多少人馬?可堪一戰的又有多少?攻下劉家廟是軍隊戰力強大,還是北洋軍行動遲緩,另有打算?”

一連串的發問讓湖北軍官一下子不知該如何回答,停頓了一會兒,蔣翊武開口說道:“北洋軍每鎮約一萬兩千五百人,當面清軍第一軍有兩鎮並兩個混成協,共約有三萬餘人;湖北新軍現有四個協,並粵軍、贛軍援鄂部隊共有七個協,另有民軍一萬餘人;劉家廟一役,因鐵路被拆毀,清軍第一軍援之不及,對陣乃是清廷舊軍,後革命軍猛攻三道橋不克,遂轉入防禦。”

“民軍一萬餘人,你認為可以使用嗎?”肖志華似笑非笑地問道:“在武昌,我倒是見識了一批,身穿圓領窄袖的長袍,頭戴四角幞頭,前面還,還扎個英雄結子,花裡呼哨的,唱大戲呀?”

革命之初,這場面在全國各地都有,說起來象是個笑話,但又不全是笑話。革命者們推翻了一箇舊時代,使很多人陷入了迷茫,他們不知道該用什麼去填補舊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空白,於是他們便想當然地在一塊毫無繼承的空白畫布上胡亂塗抹起來。

“這樣的軍隊,只能先去挖戰壕,要是上了戰場,倒會把能戰鬥的部隊給弄垮。”肖志華繼續說道:“再者,北洋軍每鎮擁有滿編火炮五十四門,且都是先進的管退式,每鎮還有一個機槍營,裝備二十四挺重機槍。我們呢,兵沒有北洋軍多,武器也沒他們精良,單憑無所畏懼的革命精神,你們以為就能夠打敗敵人?”

環視眾人,雖不言語,但也並不心服,肖志華自嘲地笑道:“如果換作別人,你們肯定要大罵,膽小鬼,怕死鬼,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但事實就是事實,不是喊幾句慷慨激昂的口號,就能改變的事實。剛才這些還未考慮到清廷海軍,如果海軍也派出軍艦助戰,則戰爭形勢將更為不利。”

“總司令說得很有道理,這讓我們頭腦都冷靜了許多。”蔣翊武見沒人說話,只好打著圓場,向湖北眾軍官使著眼色,言不由衷地說道。

“敵人是很強,但並不是不可戰勝,我們也並不是就要害怕。”肖志華擺了擺手,語重心長地說道:“詳細客觀地分析敵我雙方的兵力、裝備、士氣,作出最有利於我軍的作戰計劃,讓革命軍戰士儘量少流血,才是你們軍官的職責。你們說說,敵人的長處、短處都在哪裡,我軍的優勢、劣勢又在何處?”

孫武略想了想,說道:“各省新軍中,以北洋軍成軍最早,訓練時間最長,裝備也最精良,湖北新軍在南方雖然算是最好的,但比之還稍遜一籌。”

“訓練好,火炮、機槍多,北洋軍在火力上具有很大的優勢。”蔣翊武點頭附和道:“我軍則是士氣高漲,當然,這與總司令親自督師有很大關係。”

“莫往我臉上貼金。”肖志華笑道:“既然知道敵人火力強,訓練好,就要想辦法使其優勢得不到發揮。你們看,依據塹壕阻擊敵人,雖很呆笨,卻不失為抵消敵人炮火威力,減少我軍損失的好辦法。第一道戰壕內只有少量守衛部隊,是為了起預警作用,而儘量減小炮火的損失;第二道是支援戰壕,當前方戰壕遭受轟炸或炮擊時,裡面的部隊就可以透過交通壕撤到這裡;第三道是預備戰壕,裡面才是主力部隊,如果前方戰壕被攻下,可以進行反擊並奪回它。這樣一個戰壕系統,可以使敵人的攻擊即便奏效,也很難一下子全部突破。而兩軍糾纏於戰壕爭奪戰,北洋軍的火炮和機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