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嘛,一個混成協被全殲,革命聯軍已有轉守為攻之勢。此時談和停戰,會被人罵作是革命叛徒的。再說盛宣懷,被複興會搞得灰頭土臉,名聲太臭,他此時蹦出來,不過是想利用我們同盟會,再得回他的資產,萬不可輕信。”
張靜江在經濟上擅長,這些政治上的事情一向不太發表言論,他只是將目光移到孫中山先生身上,等著他下結論。
孫中山著意翻看著報紙,半晌才放下,緩緩說道:“清政府已名存實亡,現在的問題不存在於革命軍與清政府之間,而存在於革命軍與袁世凱的幾鎮強軍之間;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說服袁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民國,兆銘之意應該如此。但他還是將此事想得過於簡單了,不曉得其中的詭詐,也不知道這樣做將會給同盟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宋鈍初今日曾對我說:革命黨要同舟共濟,精誠團結。革命要堅決徹底,不以推翻滿清政府為最高目的,而是要繼續進行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經濟革命,使中華共和國崛起於世界,擺脫列強的掠奪和鉗制,真正實現富國強兵利民的理想。這條路充滿坎坷和荊棘,但無論怎樣,復興會都不會妥協退讓,而是要激流勇進,絕不讓野心家篡奪革命果實。此時想來,宋所說的並不是無所指啊!這幾天的報紙上痛斥北洋軍為滿清走狗,高調宣稱北伐,似乎也不是無目放矢。諸位同志,你們怎麼看?”
第二卷 大潮 第六十九章 選擇
更新時間:2010…9…5 21:37:05 本章字數:2069
歷史上辛亥革命後,孫中山退讓大總統之位,將革命果實拱手交與袁世凱,被研究者認為軟弱妥協。然而在當時,孫中山開始曾極力反對和議,認為“革命之目的不達到,無和議之可言也。”,主張採取強硬態度用武力北伐討袁。但是南方各省派別紛雜,號令不一,軍餉資金嚴重不足,黨內黨外妥協派佔據優勢,包括汪精衛等人不斷予以施壓,才使孫中山不得不委曲以從眾議,因為他不能改變與袁妥協的局面。即便如此,他對以曾出賣過“戊戌六君子”的袁世凱來接替自己擔任大總統職,仍然放心不下。這才匆忙將總統制改為內閣制,並希望用臨時約法來給袁世凱帶上綹頭。
然而此時形勢不同,要孫中山在同是革命黨的復興會和滿清舊官僚袁世凱之間選擇,他自然是要傾向於復興會了。
“袁世凱不可信。”廖仲愷斷然下了結論,指著報紙分析道:“大家看這裡,兆銘的電報上所說商談的時間,與北洋軍迂迴進攻漢陽的時間差不多,如果袁世凱有誠意,怎麼會一邊試探著談和,一邊擴大戰事。袁世凱不是說北洋軍唯他之命是從嘛,可見其心懷叵測。”
胡漢民眨了眨眼睛,說道:“如果袁世凱真能反正來歸,我們卻也不必拒人於千里之外。不過這事應該通知復興會一聲,顯著我們心懷坦蕩,這對孫先生參選大總統也有好處。”
孫中山淡淡一笑,轉頭對張靜江說道:“人傑,依你看來,復興會各方面如何呀?”
“說實話嘛?”張靜江半開玩笑似的說道。
“呵呵,同志之間還要虛言相欺嗎?”孫中山笑著擺了擺手。
“來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感觸還是頗深。”張靜江感慨地說道:“都說厚積薄發,今日方知其中真義。復興會組織嚴密有序,財力雄厚異常,各項計劃周到細緻,這一切非有十年之準備不能達到。他們已經得到了南洋華僑財團的大力支援,而且很可能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暗中協助,雖然現在美國還不好表明立場,但種種跡象的確讓人心中生疑。單說賑災一事吧,他們看來是早就有所準備,南洋的大米、番薯,美國的玉米、麵粉、土豆,事先應該就有不少庫存。再看近幾日的情況,這些食物正在源源運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能夠購買啟運,說是早有預謀也不為過。”
“那他們的鐵路建設計劃並不是紙上談兵嘍。”孫中山對復興會的這項計劃是最感興趣的,但從財力、物力、人力方面的考慮,卻也是不無懷疑。
“孫先生,我找過一位好朋友,他是金融專家。據他所說,按照中國銀行歷年來的資本增長情況、融資能力和經營手段,每年至少可以發行上億貨幣,這就是金融手段的威力。這位專家還是中國銀行的股東之一,他向我透露,中國銀行幾年前在南洋斥巨資購買了大量的橡膠園。諸位知道橡膠吧,國際市場的價格幾年內翻了幾翻,這收益亦是相當可觀。”張靜江羨慕地咂了咂嘴,繼續說道:“頗有意味的是,復興會在建鐵路的籌資方式上並沒有完全採用官辦,而是採取了‘國營’、‘省營’、‘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