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應該是豪言壯語,說出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想。
可他這個答案,和他後世所享有的聲名,顯然不太搭配。莫非,此杜如晦,非彼杜如晦?
但又一想,言慶倒也理解。
如今尚是隋文帝主政,自開皇以來,大隋倒還算興盛。
國內嘛,即便說不上政通人和,但也沒有太大紕漏;而對外,隋文帝以強硬姿態,大勝突厥吐谷渾等塞外胡人。雖然在仁壽二年征討高句麗失敗,但元氣未傷。
只怕這個時候的大多數人,還沒有生出大逆不道的思想吧。
所謂時勢造英雄,亂世建功業。
杜如晦身為官宦子弟,祖父是工部尚書,父親是昌州長史,也是從四品的官員,算得上是朝中顯貴。思想覺悟,倒也談不上,但若說造反之類,卻也不太現實。
——————————————————————
三更完畢,懇請收藏推薦!!!!!!!!!!!
啊啊啊啊啊,成績慘淡啊……
第十二章 麻煩來了(下)修改版
孫思邈似乎有話要說,但欲言又止。
他看了看鄭言慶,想是覺得言慶年紀還小,所以也沒有詢問,倒是讓言慶多少有些失望。
“此去不遠,就是東漢靈臺,何不前往一觀?”
杜如晦連忙點頭,表示贊成。
東漢靈臺,是東漢時期觀測天象的所在。著名的天文學家張衡,曾在此為官,併發明瞭渾天儀。到西晉時,靈臺上為司馬氏所使用。只是如今也和太學一樣凋零。
鄭言慶前世曾參觀過靈臺遺址,說句實話,興趣不算太大。
但既然孫思邈提出來了,而且杜如晦也表示贊同,他自然不好拒絕。這古人的雅興可真不淺!言慶心裡嘀咕了一句,隨著孫思邈轉身準備離開。就在這時候,身後杜如晦啊的一聲驚叫,只見孫思邈猛然鬆開了言慶的手,鄭言慶也沒有看清楚,孫思邈是如何移動,緊跟著就看見孫思邈出現在杜如晦的身邊,伸手將他攙扶住。
“腳下泥濘,小心一點。”
孫思邈說完,又回到了鄭言慶的身邊。
言慶的眼睛瞪得溜圓,這孫思邈莫非也是個高手嗎?
他習練降龍功以來,耳聰目明,較之常人的視力強上許多。可在剛才,居然沒有看清楚孫思邈是如何到了杜如晦的身邊。難不成,傳說中的藥王,是絕世高手?
想想,倒也沒什麼奇怪。
孫思邈在後世雖以《千金方》而被稱之為藥王,可另一方面,他還是一個道士。
他著《千金方》的目的,是為尋求長生之術。煉氣養形,有一身好功夫倒也不值得奇怪。似乎覺察到了言慶的心思,孫思邈微微一笑,輕聲道:“我對搏殺之術,並不精擅。然而自學道以來,。修習引導之術,勤練五禽戲,倒是略有所得……言慶你既然習練武藝,我倒是可以把這引導術和五禽戲教你。雖不能長生不老,但強身健體,增長力氣,卻有奇效。”
鄭言慶聞聽,喜出望外。
朵朵離開之後,他就沒有了一個可以指導他練功的人。
雖說孫思邈不擅搏殺之道,可是若能學會他的引導術,倒也是一樁好事情。
這時候,杜如晦也站穩了身子,嘴裡嘀嘀咕咕的說:“剛才好像是被什麼東西給絆住了。”
說著,他低頭看去。
就見殘磚斷瓦中,似有一塊石碑凸出一角。
想來剛才就是被這石碑絆了一下?鄭言慶倒是沒有在意,可杜如晦卻來了精神。
“孫先生,你看這是不是一塊石碑?”
孫思邈拉著鄭言慶的手,走過去看了看,“有點像……如晦,你莫不是以為……”
“說不定,說不定哦!”
杜如晦目光灼灼,有一種很熾烈的光采。
鄭言慶一開始沒明白他和孫思邈對話中的含義,可看杜如晦現在的模樣,似乎明白了。
這傢伙喜好碑帖,恐怕是認為,這塊黑乎乎,看似石碑一樣的東西,是漢魏遺留下來的石碑?只是,他赤手空拳的,又如何將石碑從地中取出來?如果真是漢魏石碑的話,這玩意兒至少已經埋了三四百年,想要取出來,恐怕沒那麼容易。
“可惜了,要是張大鬍子在,能省不少麻煩呢。”
杜如晦圍著石碑轉了三圈,自言自語道:“那傢伙力氣大,一定能把石碑挖出來。”
鄭言慶忍不住笑了,孫思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