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聽得進去,他就聽;若是聽不進去的話,李言慶也沒有辦法。反正,他已經盡到責任。
工如李言慶所猜想的那樣,互崗軍此時。正被愁雲籠罩口
和張須陀連續三次交鋒,瓦崗軍皆大敗而回。不僅僅是接失了數千精兵。還折了王儒信。傷了單通單雄信,軍中士氣可謂低落到了極致。本來,瓦崗攻取金堤關之後,聲名大振,隱隱有天下英雄以瓦崗馬首是瞻的趨勢。
各路義軍紛紛和瓦崗軍聯絡,準備前來瓦崗投奔。
孟讓、郝孝德、王德仁等一干義軍首領,已派人前來和翟讓接洽,準備在新年之際,歃血為盟。
可現在,瓦崗三戰三敗後,孟讓等人也都隨之沒了音訊。
翟讓心裡也清楚。如果不能儘快挽回這種顧勢,瓦崗軍勢必分崩離析。只是張須陀太強悍了!八風營戰無不勝。攻無不取,令瓦崗軍上上下下,都不禁為之惶恐,根本不敢和張須陀交鋒。
如此下去。又如何的了?
翟讓萬分苦惱。於是召集心腹,前來商議。
瓦崗軍如今也算是人才鼎盛,武有程咬金單雄信,文有邸元真賈雄。翟讓雖失去了自家侄兒翟摩侯,但實力猶存。
他把所有人召集過來。商討如何應對張須陀的攻擊。
“大將軍既然有心抵禦張須陀,何不將密公請來,一同商議?”
程咬金在猶豫片刻後。終於鼓足勇氣,向程讓建議說:“密公謀略過人,想那張須陀,定不在話下。”
翟讓聞聽,不由得眉頭緊蹙。
當初攻取金堤關,被李言慶施以離間之計。
後來翟讓也不是沒有想明白,可是這心裡,始終對李密懷有幾分戒
。
“世人只知蒲山公。而不知大將軍”長此以往,瓦崗還是瓦崗,卻最終不復為大將軍之瓦崗。”
這是翟讓的哥哥程弘私下裡對他說過的話。
翟讓深以為然。加之李密設計說服元寶藏投降,王伯當又射殺了衛文通。使得李密在瓦崗軍中,聲威日盛。翟讓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於李密的壓力。所以在返回瓦崗之後,翟讓對李密日益疏遠,即便是有什麼事情,也不會和李密商議。同時,他還加強了對李密的壓制。
比如把王伯當的兵權削去!
比如把房玄藻、王當仁派出去,使之和李密分開 ,
諸如此類的手段,層出不窮。為的就是讓李密知難而退,自己乖乖離開瓦崗。
若是李密真的願意離開,翟讓也不會為難他。昔日李密帶來多少兵馬,程讓會全數奉還李密。
偏偏,李密好像認準了瓦崗,始終不肯離去。
這也使得翟讓對他留也不是,不留爺不是。乾脆讓李密負責輻重糧草,在瓦崗充當後勤官。
程咬金提起李密。讓翟讓很不高興。
可如今狀況,似乎還只能向李密請教。
翟讓猶豫片刻。終於鬆口:“既然如此,那就煩勞知節親自走一趟,請密公前來一同商議。”
就算翟讓願意啟用李密,也絕不會親自過去邀請。
也許這就是成大事者和普通人的差別吧 劉玄德可以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三分天下;翟讓呢,即便是有求於李密,也不願折節屈身。由此可見,魏徵說的不錯。程讓非做大事之人!
程咬金心裡暗自感嘆一聲。不過在臉上,卻沒有任何表現。
翟讓肯定想不到。他這為了面子的一個。行為,卻使得心腹愛將生出貳心。
坐在大廳裡,翟讓還在思考著,一會兒李密來了,究竟是該起身相迎呢?還是坐在原處不動!
不一會兒的功夫。李密帶著王伯當,隨程咬金走進大廳。
王伯當現在不再領兵。就呆在李密身邊,平日裡負責保護李密安全,閒暇無事的時候,聆聽李密講解兵法韜略。程咬金過去邀請李密的時候,李密正捧著一部《三國演義》,和王伯當說話。
“三郎,你可知我這一世,最大的錯誤是什麼嗎?”
王伯當搖頭道:“學生不知。”
李密把書本合上。輕嘆一聲,“我最大的錯誤,就是當初小覷了李言慶。此子端地妖孽無比。以十齡年紀,竟寫出這等奇書。這三國演義,初讀時我只當做是部荒唐之作。可這些日子來,我每讀一次,就多出幾分敬重”昔日楚公起事,若得此人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王伯當憨笑道:“我倒不覺得有出奇之處,不過就是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