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事,沒有半點假裝。

這份榮辱不驚,讓見多識廣的陳老太爺心裡納罕。

“……原來央及是自學成才。”陳老太爺笑了笑,然後又微露嚴肅,“學醫,算個出身,到底不如讀書。自從科舉這一制開立一百三十餘年,咱們望縣,總共出了五十名秀才,二十一名舉人,三名進士,算得上聲名顯赫的。”

一百三十餘年前,才有科舉……

那這是唐朝嗎?

陳璟心裡,微微起了點漣漪。

而後,這點漣漪又快速消去。夏氏梁國,夏氏梁國,這個時空在歷史上不存在,為什麼非要套進自己熟知的歷史裡去?

他無奈在心底笑了笑。

科舉制有了一百三十多年,整個望縣出了三名進士,二十一名舉人,這的確是高產!

要知道,每三年一次的春闈,總共才錄取進士五十人。那是全國的參考人數。

望縣這個小地方,一百多年能出三位,實屬難得。

至於那二十一名舉人,其中就有陳璟的哥哥陳璋。

陳璋是陳氏這幾百年來,第三個舉人。

足見,這科舉有多難啊?

偏偏,如此難,大家還趨之若鶩。

陳老太爺現在說這些,陳璟都能預料到,他接下來要勸陳璟不要走歪路,讀書才是正道。

果然,陳璟心裡想著,陳老太爺已經開口:“你哥哥是陳氏這一百三十餘年裡,第三位舉人。你是個聰穎過人的孩子,也該好好唸書,走科考這條路。像醫者,雖能救人性命,卻也只是奇技淫巧,萬事不由己……”

這話,算是諄諄教誨。

他沒有多提陳璟哥哥現在的下落。

大概,陳家也不願意相信陳璟的哥哥去世。陳家還指望這舉人能中個進士,給家族添增光彩呢。

陳璟沒有當面反駁老太爺。早已分了家,旌忠巷也管不到七彎巷,陳璟唸書還是學醫,老太爺能建議,不能管束。

所以,陳璟恭從道:“是,孫兒謹記。”

老太爺就很高興。然後他又道:“……今早你大伯拿了禮單我給瞧,你嫂子送的那扇屏風,價值不菲。你哥哥不在家,你們也該處處節省,不該如此破費的。”

“這是我們的心意,伯祖父的壽誕,我們還只怕送得寒酸了。”陳璟道。

陳老太爺又笑笑。

他沒有說幫助陳璟一家人的話。

陳家合族都知道,陳璋娶的那位李氏,最是爭強好勝,不肯受人半點恩惠。早就聽聞他們日子拮据,結果老太爺的壽宴,李氏送的禮都快趕上大房的了,特別貴重。

那等心高氣傲的女人,不能主動去說幫助她,否則就是輕看了她。

“知道你們孝順。”老太爺道,“時辰也不早,你還沒有吃飯。去前頭吃了飯,早點回去,免你嫂子掛念。”

陳璟道是。

他從松鶴堂出來,去了趟三房。

三叔已經醒了,精神仍是不好。

拉了那麼久,三叔整個人都虛空了。

那碗車前子湯用下去之後,解了兩次小便,卻已經不拉了。三房眾人見陳璟又折身回來,三嬸、四嫂、幾位堂妹堂兄堂弟等,少不得客氣一番。

“煮了車前子就米湯,擱在三叔床前,什麼時候渴了就當水喝。今天就別吃東西了,明早起來,煮點米粥,再煮點蔬菜湯。三叔已經好幾日沒有吃東西,蔬菜湯升胃氣,讓腸胃能正常運轉。吃一兩天米粥和蔬菜湯,就可以正常吃飯了,別太油膩,吃些清淡的。”陳璟一一交代。

三房的人聽了,認真記下。

然後,四堂兄去抓藥了。

“你們都出去吧,我和央及說說話兒。”三叔有氣無力,強打起精神。

眾女眷就紛紛退出去。

“且卷,你去大廚房,要份飯菜。你央及哥還沒有用膳。”三叔又對他的第二個兒子說道。

他的第二子,在陳氏大族裡排行第九,名瑋,字且卷,今年十三歲。

陳九聽了,恭敬道是,轉身去了。

屋子裡只剩下陳璟和三叔的時候,三叔半坐在床上,聲音虛弱無力氣:“央及,今日多謝你……”

陳璟笑笑,道:“要不是三叔相信我,我再好的本事也無計可施。三叔不必謝我,原是一家人,豈有見死不救的?”

三叔欣慰點點頭。

他是認定陳璟有大才的,從下棋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孩子將來非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