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慶開啟了話頭,原來卻是要推薦姚氏去河東修路。
這件事情不是李存勖和郭崇韜能夠做主的,二人不敢輕易表態,張公慶和姚東主似乎也知道這一點,簡單說了兩句便不再深談,只道不久後想親自去河東拜訪,需要李存勖和郭崇韜引見相關人等。
酒宴之後,河東一行就要啟程,姚氏東主安排人分送河東人等禮物,李存勖一份、郭崇韜一份,景進一份,就連隨行的黑鴉騎兵也人手一匹帛絹,於是車隊又加了兩架大車。
乘著這個空檔,李存勖私下拉著張公慶來到旁邊,說盧龍方面沒有給張公慶官職,如果張公慶願意的話,可以去河東,李存勖擔保他能夠在河東再行建樹。這是李存勖在席間打探到的訊息,知道張公慶歸附盧龍後,沒有授予實職,所以為張公慶惋惜。可沒想到張公慶卻對李存勖的建議不置可否,說笑了幾句便將話頭岔了過去,倒令李存勖頗感意外。
辭別張公慶之後,李存勖和郭崇韜談及此事,郭崇韜也大惑不解。景進插言道:“張將軍恐怕是不願來河東的。”
李存勖忙問究竟,景進道:“張將軍雖無官職,但卻過得十分滋潤。易定保安公司不在盧龍節度府職編之列,卻愜意得多,一應諸事皆可自決。關鍵是張將軍油水撈得十足,每年都可從盧龍節度府承接不少軍務,錢糧報酬很高,另外還兼管查處官道行路費之事,可從商賈處獲得大量分潤。易定二州的官道便是適才那位姚東主所築,關卡路費由姚東主收取,三成上繳節度府,餘者自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分給張將軍的保路費,聽說每年不下數千貫!
亞子將軍和郭典謁沒有去易縣,若是去了便知,張將軍家宅已經翻修過兩次,亭臺樓閣、水榭畫廊,嘖嘖,那叫一個美不勝收!讓張將軍來咱們河東為將,聽上去風光,實則不如遠甚。上次某和監軍去張將軍府上做客,張將軍曾對某等嘆道,說征戰廝殺了一輩子,現在也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了——咱們河東征戰頻繁,張將軍就衝這個,恐怕也是不願過去的。”
李存勖聽後長嘆道:“張將軍老了……”
郭崇韜卻從景進的話裡聽出了很多東西,追問修官道的事情,等景進又詳細講解了一番後,郭崇韜很是疑惑:“某知道盧龍商賈之富,令人歎為觀止,卻不知竟然富庶到這等地步,可以單獨修築那麼長的官道。卻不知他們哪裡來的如許錢財?”
景進是盧龍通,本人對錢財又很是上心,聽了郭崇韜的疑問,滿臉憧憬道:“兩年多前,當時燕王還是營州都督,率軍征伐渤海、新羅,一舉蕩平遼東。聽說從兩國拉錢、拉物回來的大車沿途不絕,足足拉了一個多月!姚東主便是從那次征戰後發家的,聽他本人說,他還參加過渤海西京之戰,是奪西京的七十二義士之一……聽說直到今日,每年春夏之際,渤海和新羅都要向幽州解送大量錢糧。燕王重商,這些錢糧有很大一部分要週轉至各家商賈頭上……可惜咱們河東沒能參逢其事,否則,哎……”
他嘴上可惜的是河東沒能參逢其事,但想的卻是自己怎麼沒趕上這好時機。
過了易水便是范陽,范陽——大安山一線是拱衛幽州的屏障,自百五十年前便是盧龍軍事重地。老帥劉仁恭在世時,為了抵擋宣武、魏博、義武、成德諸鎮聯軍,耗費人力物力營建了龐大的堡寨群,李誠中接手幽州後,繼續予以完善,現在駐紮於范陽的是新立的定州軍。
在景進的嚮導下,河東一行沒有驚擾范陽駐軍,而是向東繞過范陽,從固安北上,經過回城,抵達幽州。越近幽州,越能感受到繁華。此時村舍逐漸密集,田畝纖道上已有官府在組織農人收割。官道上車馬往來非常熱鬧,走上幾里便有茶肆酒鋪供路人歇息。
離幽州尚有十五里時,官道陡然開闊起來,足足能容四駕馬車並行。這樣的工程令李存勖、郭崇韜二人咋舌不已。
幽州南門五里外的接官亭,李存勖見到了前來迎候的官員,卻是盧龍節度府從事、渤海國鴻臚寺卿李怠墨。李怠墨的另一個身份讓陪同前來的郭崇韜深感滿意——燕王義子。(未完待續。。)
第四十一章 雙極(十三)
ps: 感謝乾元亨利貞的打賞,感謝複方醋酸、阿拉丁書、周行不怠、plantrees、獨坐看花雨的打賞。那啥,那麼多更新票,是要幾更啊?
李存勖和郭崇韜二人都深感張承業推薦得人,有“河北通”景進相陪,很多事情都方便許多。景進和李怠墨顯然也很熟悉,談笑間便將幾人的距離拉近。
李怠墨引著河東一行沿官道入城,遠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