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個二一添作五——當然,也給周德威留了不少。等瓜分完畢,兩人發現情況不太對勁,有探報說燕軍主力出現在了襄垣,把周德威給包圍了。
兩人起初不太相信,但探報流水介不停傳來,最後報出來的結果,現身的燕軍說是達到了十萬。無論他們信也好,不信也罷,至少在南溝河通道的最南端,兩萬多燕軍列陣以待,成為了不容置疑的事實。
這表明,燕軍已經將他們倆和周德威分割開了。
大敵當前,李嗣昭和李嗣源之間的些許猜忌和小小恩怨早已拋開一邊,兩人合兵一處,奮力攻打燕軍,企圖開啟一條血路,與另一頭被割斷聯絡的周德威會合。
接下來自然便是好一陣撕殺,擋道的燕軍雖然看上去似乎是關外的胡族,算不得主力,但李嗣昭和李嗣源麾下也不是自己最精銳的部曲——他們在開戰之初便將精銳調給周德威指揮,用來圍追周坎、趙在禮,並且攻打襄垣。
一直殺到第二天黃昏,也不知折損了多少人,殺得二人都紅了眼,這場戰鬥才算暫時告一段落。原因無他,燕軍將周德威的帥旗王纛直接拋在了兩軍陣前,大批黑鴉軍中的中高階軍官被押至兩軍陣前,向李嗣源和李嗣昭喊話,勸諫他們和部下將士投降。
李嗣源和李嗣昭只能黯然退兵,徑直退回到石峪大營,據石峪山口而守。
李嗣昭還想派人回去重新募集新兵,準備與燕軍在此地好好打一場,同時讓人飛速向後方催糧。李嗣源的想法卻和李嗣昭不同,他不想打了。
李嗣源心裡惦記著周德威的地盤,既然周德威已經身死,那麼晉陽周邊的廣大土地便應該有個新的說法。他認為,自己應該算這片地盤的天然繼承者。無論從老河東軍時代還是從三王封爵算起,自己都應當在河東據有一席之地。本來受封的澤潞二州既然暫時奪不回來,那麼就姑且以周德威的晉陽頂替,這也是一種可以接受的選擇。
想要全盤接手周德威的晉陽,就必須得到周德威留駐晉陽的那些大小軍頭們的支援,或者至少是不反對,李嗣源自忖,以自己在老河東軍中的威望,做到這一點不算太難,但也不是很容易。最好的辦法就是拉上李嗣昭,獲取李嗣昭的贊同,有李嗣昭首肯,所有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說動李嗣昭並不容易,李嗣源想要晉陽,李嗣昭同樣如此。晉陽乃大唐龍興之地,與東都、西京並稱於世的北都,一輩子在河東打仗李嗣昭怎麼會不知道晉陽的重要性?周德威在三王之中實力最強,又由天子親封,能夠佔據晉陽也就罷了,如今你李嗣源連自己的地盤都沒搞定,憑什麼跟我爭晉陽?
兩人話不投機,相互憋了一肚子氣,暫時歇了這個話題,各自回營。(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戰策(四)
ps: 首先感謝eagle周兄的不懈打賞,慚愧,斷了好幾天,周兄仍然在鼓勵老飯。話說最近生病了,老飯病中碼字,只求兄弟們諒解。本書不會tj,如果有斷更,必然有所原因。
李嗣昭回歸本營,立刻召見自家大郎李繼儔、二郎李繼韜商議。李嗣昭有好幾個兒子,但成年的只有這兩人,其中李繼儔跟隨他最久,很得軍心,如果不出所料,必是將來鄭王的繼承者。李繼韜從范陽返回後,李嗣昭分了一支軍馬讓他統領,不到半年便即成了模樣,頗有幾分強軍的氣概,故此李嗣昭這次也讓他隨軍出征。
只不過李繼韜對攻打燕軍有些牴觸,這一點讓李嗣昭不喜,李嗣昭的想法是自家二郎還是太過年輕,仍需歷練,至少要讓他明白,諸侯爭霸是容不得婦人之仁才好。
父子三人相見,李嗣昭把和李嗣源商議的經過及雙方的分歧詳細說了說,末了道:“晉陽富庶,位守河東之央,乃立霸之基,孤實不願棄之。故此,孤欲與韓王再議,將儀州、沁州交予韓王,戰事之後,澤潞二州也由韓王所轄,以求晉陽,未知你二人意下如何?”
李繼儔和李繼韜都沒有說話,默然對視。片刻之後,李嗣昭又道:“但儀州、沁州偏僻之地,只恐韓王不足,孤思來想去,欲以糧秣為器,迫韓王就範,你二人覺得可行否?”
李繼儔忽道:“伯父多疑,父王若以糧秣脅迫,恐生事端。”
李嗣源在老晉王李克用帳下義子中位列大太保,所以李繼儔和李繼韜一直稱呼其伯父。李嗣源的性子不像李嗣昭,是那種有事藏在心裡不說,考慮問題疑慮重重的人。河東三王分晉一事,除了李嗣源對河北防範心很重以外,也與他的性子有關。
當時梁王隨手扔過來幾個封王的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