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改變主意,卻不妨聽李誠中加了一句:“我在柳城為兩位道長籌建道觀一座,只要二位道長能為我提供大量火藥,每年供奉三千貫!”
兩人不由氣息一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再次對望一眼,齊聲道:“如此,便依都督所言。”
“很好,下面咱們說一說火藥的配方問題,剛才孫道長說,你是孫思邈真人的後輩?不知孫真人傳下來的配方是怎樣的?……兩位放心,我並無意要竊取二位的配方,無論如何,此事必然由二位主持。我記得有個方子是一硝二磺三木炭,但是我覺得或許可以改進一下……”
李誠中講到這裡時,兩位道長面露訝色,孫思魚道:“想不到都督也精研此道。”
李誠中一笑,繼續道:“硝六成、磺三成、木炭一成,但恐怕不是那麼簡單,或許可以繼續試驗幾次,比如硝石加到六成二分,磺減少一些,當然,具體多少,還要二位道長來參詳。三種藥粉攪拌之後,用青麵漿加入,碾成顆粒狀,如米粒般大小——這是關鍵。二位道長請試著製作一些,然後咱們再往裡添置一些煤粉……呃,黑石粉……不過我想請二位道長製作的時候一定小心在意,否則藥力會相當火爆……”
李誠中對於火藥的簡略介紹令兩位道長目瞪口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過來,眼前這位都督原來竟是個中行家裡手!既然明白了對方的根底,兩位道長也不再遮遮掩掩了,開始和李誠中一起討論火藥的製作方法。
對於火藥而言,土硝是主料,但李誠中知道的土硝其實很不純,真正起作用的是提純後的硝酸鉀,於是三人埋頭在一起,開始討論提純的步驟和方法。
李誠中當然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和他們一起做化學實驗,所以把自己知道的大概分說一遍之後,便留下了這一課題,讓兩位道長繼續鑽研。
他說到做到,當即撥付了一千貫,在柳城之外開始建造道觀,這座道觀採用磚石結構,除了必要的橫樑、立柱之外,不採用木料,這當然是為了安全考慮。在李誠中的眼裡,這哪裡是什麼道觀,分明是化學實驗室,為此,他親自給這座道觀命名——“科研觀”,如果不是為了符合道觀的身份,他甚至想直接取名為“科研院”。
“科研觀”的建造屬於緊急要務,李誠中要求在兩個月內建成,為此,張老匠親領三百名工匠,連日連夜督造道觀,終於讓兩位道長在五十天之後搬入了觀中,隨同入住的還有新募的三十名年輕“道士”。
李誠中長出了一口氣,開始關注其他政務。就在這時,他在幽州結識,並曾有過“聯手鬥毆”之誼的張茂安從河東返回了,張茂安徑直來到柳城,手持盧龍監軍使張居翰的書信,求見李誠中。
第一卷 燕趙多悲歌 第四十五章 春夏(十一)
ps:感謝皇兄和在意兄的打賞,感謝sd130269的月票。;!
今天第一更送上。
營州的夏天,各項內政全面鋪開,從柳城到燕郡,再到錦縣、遼城、建安等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大建設之中。
營州軍的軍隊建設也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左右廂的框架已經搭建完成,白狼山軍校正在大規模培訓基層軍官骨幹,柳城和懷遠軍城外的新兵訓練營,各種號子震天階響亮。
李誠中成天裡忙著軍民諸事,常常工作到深夜也無法回後宅歇息,通宵達旦,往往累到極處,便在桌案上趴一會兒,眯瞪片刻,然後翩然驚醒,繼續挑燈奮戰。雖然疲勞,但他內心裡卻很是充實和滿足,看著營州迅速的向前飛躍式發展,便如守著自己的孩子一點點長大一般,他終於體會到後世國家領導人為何日夜操勞而不捨歇息,那種期盼和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來敘述的。而自己的體會,卻要來得更加強烈一些,畢竟營州屬於李誠中,只要李誠中槍桿子硬,這片地盤就是他個人的私有財產,這種軍閥獨有的專屬性,是後人體會不到的。
我的地盤我做主!
營州規劃中的官道為一橫三縱,即從榆關到柳城、經燕郡至懷遠軍城、再到遼城,繼而東向渤海國西京的東西大動脈,以及燕郡至錦縣、懷遠軍城至扶余、建安至遼城的三條南北主幹道,如今這項工程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也承包給了商戶們,正在努力建設中。
東山鐵廠的高爐設計方案已經出臺。“科研觀”也在加快建設,三髮式手弩開始量產,標誌著營州在科技樹上的攀爬開始起步。
遼西工業基地和遼東糧食基地的佈局已經完成,就等其生產效應的放量噴發。
丁口增加到了四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