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嗓子,雖然不服氣,可面對這位曾經關照自己有加的異姓兄長,還是隻得縮了縮脖子,無奈的打消了衝陣的主意。
李承約不為營州系諸將熟悉,無論是軍校期間,還是成軍之中,他的武藝都沒有得到展現的機會。盧龍軍注重的是士兵的組織和紀律,講究的是團體作戰,個人武勇等等一概不予考慮。所以鍾韶、劉金厚這等民夫、農夫出身計程車兵才有機會身居高位,甚至爬到李承約頭上。要是論單打獨鬥,十個鍾韶再加十個劉金厚放到一起,也不是李承約的對手。
皇甫峻個人武力太強,當李承約主動請戰的時候,鍾韶考慮到減輕槍兵士卒的傷亡,故而答允了他的請求。當然,其中也不乏鍾韶的一點好奇心作祟,李承約在盧龍舊將中名氣太大,他也想看看李承約的本領。
李承約風馳電掣般趕到戰場之上。單比騎術,就把身後配給他的滄州軍老營百名騎兵給比了下去。只不過是短短的半里地,他已經將老營騎兵們甩到了身後,單人獨騎直奔皇甫峻而去。
皇甫峻偷眼看到拍馬而至的敵將,不禁大吃一驚:“李承約?”心中叫苦不迭。
兩名皇甫峻的親衛見狀,一個挺槍、一個揮刀,雙雙迎了上來。李承約馬到槍到,矮身一屈,槍花一抖,從揮刀者身邊掠過。一蓬鮮血自那名親衛脖子上濺起。李承約順勢避過持槍者的槍尖,手中銀槍急速反拍,砸在那名持槍親衛的後背上,就這麼一拍之力,那名親衛便從馬背上栽落。
皇甫峻這才堪堪從廝殺中抽出身來,和李承約戰在一處,馬槊狂舞、銀槍吐芯。
李誠中如果知道這場戰事中會出現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