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部分

要說起來。這幫新上臺的宦官們對崔胤是十分懼怕的,因為前兩代的樞密使宋道弼、景務修、劉季述、王仲先等人都是被崔胤做掉的,因此他們對這位政事堂大能可謂俯首帖耳,但有所命。無有不從。可惜擋不住崔大宰相一個勁在天子身邊吹耳邊風,成天謀算著怎麼誅殺他們。

這個時候的崔胤自忖大權在手,相當高調。誅殺宦官的奏摺一天上一封,連一點保密意識都沒有。於是宦官們跪在天子腳下哭訴,希望天子能幫他們向崔大宰相求饒,可惜天子也也被中官們整怕了,心裡是很贊同崔胤意見的,面對宦官們的求情,他根本不表態,無形中將這幫宦官們逼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宦官們決定聯手反抗了。

宦官們掌握內廷,又有禁軍在手,更有外援李茂貞相助,一擺出玩命的架勢,崔胤就感到“國事艱難”了。就這樣,天覆元年的秋冬之際,長安城內的局勢再次緊張起來,內廷和朝堂迎來了兩年內第三次劇變的前夜。

崔胤手上是沒兵的,可天下皆知,他和東平王關係老鐵了!所以他故技重施,再次埋頭寫信,向東平王朱全忠發出了引兵入京的請求。

這一次宣武的勢力和去年入京相比可就真不一樣了,去年宣武軍為了進京還需要將所有軍隊召集到一起,停止對河東跟河北的戰爭,這才能勉力西征,而今年就完全不需要了。朱全忠在繼續保持著對河東圍困的同時,還在東邊與平盧節度使王師範緊張對峙,更在南邊防範著和他關係越來越緊張的淮南楊行密,在如此堪稱“惡劣”的形勢下,他竟然還有餘力響應崔大宰相的號召,準備揮師入京!

同時應對四場戰爭,宣武的實力展現確實讓人想起來就咬牙切齒。

當然,宣武軍本身兵力雖強,但也不可能同時應對四個方向,所以他們的辦法就是四處抽兵。很不幸的是,河北之地屬於宣武軍的重點抽調地區——河北兵可是天下有名的,這也是宣武、河東爭相染指河北的最重要原因,沒有之一!

這就是宣武方面派人到魏州進行多方會談的目的。

多方會談包括宣武、魏博、盧龍、成德、義武等鎮,但起主導的還是前三者。這三鎮派出的人員裡面,魏博方面是魏博牙兵的大軍頭皇甫俊,盧龍方面來的就是劉知溫,而宣武方面,派出的則是袁象先和楊師厚。

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在整個商談的過程中以地主的名義一直在座,但誰也沒把他當回事,包括皇甫俊,事實上一百多年來歷任的魏博節度使都是個杯具,不單單是羅紹威一個人,在強勢的魏博牙兵面前,他們連放個屁都要事先打報告。

宣武方面來的兩位使者是這次多方會談最重要的決策者,以袁象先為首,楊師厚為輔。但事實上袁象先更像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總是笑容滿面,對所有人的提議都說“也無不可”,“也無不可”和“也可”看上去意思相近。其實有根本區別,總之就是“可以考慮”的另外一種說法,說了等於沒說。

費盡心機的劉知溫輾轉騰挪,終於打聽到這位宣武軍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袁象先的來歷,原來此人竟是東平王的外甥。這位袁指揮使官職雖然駭人,可似乎並不曾真的領兵打過什麼仗。劉知溫試探著向袁指揮使做了“敬獻”,結果沒想到居然大獲成功,袁指揮使在鉅額“敬獻”下壓著魏博、義武和成德退還了盧龍軍被佔的三州之地。

可接下來劉知溫卻在武事一項上更有發言權的楊師厚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楊師厚死咬著“一萬軍士”的名額就是不鬆口,油鹽不進。令劉知溫萬分無奈。後來袁象先向他透了點楊師厚的底子,劉知溫才恍然大悟。

楊師厚原來是晚唐大食人魔、河陽節度使李罕之的部下,對這個喜吃活人的主帥很是不滿,因此一直不得重用,後來乾脆被李罕之作為禮物送給李克用。他在河東呆了沒多久,就尋了個機會逃往汴州,投了宣武軍,因勇猛善騎射而點為牙將,也就是在朱全忠帳前聽用。但卻沒有領兵的機會,地位比之當年韓信在項羽軍中稍強一些,也強不到哪裡去。

經過幾年的觀察,朱全忠確信了楊師厚對自己的忠誠。這次便借這個機會將他放了出來,作為副使,到魏州組建一支軍隊,準備隨大軍西征長安。楊師厚到河北的任務就是要兵的。除了向皇甫俊索要了千餘名魏博牙兵外,還向義武、成德要了幾千河北敢戰士。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垂涎盧龍健銳。因此大口一開就是一萬人,無論怎麼說都不動搖。

劉知溫軟磨硬泡都不行,送了厚禮也不收,相當無奈。還好吃飽了的袁象先發話,楊師厚才勉強同意將點募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