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臣面前搖頭晃腦高頌唱禮的職責則被節度通判郭炳呈接了過去。
在老人們全套華麗的朝服面前,年輕的營州文武們身上的行頭不免顯得寒酸了許多。
郭炳呈最近嗓子有些啞,但仍使出全身力氣高唱:“幽州文武——諸軍士——恭迎營州都督——”
李誠中再次於馬上躬身示意。
“天子居廟堂,諸侯牧四方,是故君裂土以授,臣持節而奉,因之華夏鼎器,九夷賓服……今河北不靖,幽州尚虛,節度、觀察之非存,恐民不奠居,司寇失刑,防兇人之上位,士有異論……幽州文武、諸軍士議,共舉營州都督李,暫持雙旌、雙節,掌總軍旅、專誅殺,留後盧龍,以待欽命!請受之——”
李誠中於馬上躬身,向四方致禮:“誠中駑鈍,不敢受!”
郭炳呈高呼:“此為黎庶之願,請受之——”率文武再次躬身拜伏,幽州城下上萬軍士齊聲高呼:“請受之——”
李誠中再次躬身,謙遜道:“誠中不才,心甚惶恐,惟願有德者居此位,為黎庶福,不敢受,固請辭!”
郭炳呈厲聲道:“盧龍百年,非強橫者不可鎮之,都督不受,奈幽州萬民何?天有所賜而弗取,置諸文武、諸軍士何?請都督受之——”
眾文武、上萬軍士再次隨郭炳呈拜伏於地,齊聲高呼:“請都督受之——”
李誠中沉默良久,嘆息曰:“為幽州計、為盧龍計、為百姓計,姑且受之,待朝廷有命,再擇賢而讓。”
眾文武起身,諸軍士唱誦,禮畢。
整套禮儀很簡單,在李誠中看來,卻充滿了矯情,無非就是三薦三讓那些東西。但古人講究這個,非得表示自家並不想,是你們逼著我上臺的,就李誠中自家的體會,似乎還包含著“我要是做不好了,你們別賴我,我是很無奈的,到時候我殺你,你可別怪我”之類上位者的惡作劇意味。
於是李誠中下馬,改乘駟車。駟車就是四匹馬拉的車,天子馭六、諸侯五、卿四。李誠中被推舉為盧龍留後,雖然還不是真的節度使,但暫掌雙旌、雙節,在職權上相當於節度使,待遇也參照節度使。
節度使本身是個差遣,並無品級,各地節度使一般要兼所駐州刺史,這才是本官,但這一本官品級也區分上中下州而不同。高的可為從三品,低的則只有正六品。比如盧龍節度使,本官兼幽州刺史,故又稱幽州節度使,屬於高品節度。
這就導致各地節度使品級不一,容易出現強鎮低品或者弱鎮高品的情形。相互間為此爭吵不休,甚至經常惹出兵禍。朝堂上為了省事,乾脆以加使相銜的方式拉平各鎮節度的品級。比如劉仁恭封王前就被授予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銜。
李誠中乾的是河北藩鎮的傳統事業——“被擁立”為留後,還沒有使相銜,但以盧龍在天下各藩鎮中的地位,朝堂上只要認可,就必定會加使相,所以可以“卿”視之,也就可以打著邊角鼓的馭駟車。
郭炳呈揮手,有節度府官吏捧漆盒趨前。他接過漆盒,遞給了駟車上的李誠中,李誠中開啟一看,盒中躺著兩樣物件,一為分成兩半的金色虎符,這是調兵的銅符,象徵“節制排程”的軍權;一為黃白玉印,上面刻著李誠中看不懂的篆文,但他知道這是節度使之印。象徵“度支營田”的民權。
印鑑玉質,這實際上百年來節度使僭越之舉,按律百官印鑑為當為銅,但李誠中自己是不知道這些事情的。也沒人跟他解釋,在盧龍軍內,這已經是傳承半年的習慣了。
二者相合,正是盧龍節度銅符印信。
李誠中精神抖擻。換乘駟車後,沿安東門而入。車前有數十名威武雄壯的儀仗軍士,這些都是原節度府儀仗。劉守光去石城打仗,自然不會帶著他們出行,於是他們直接被郭炳呈徵調過來,便宜了李誠中。
這些軍士高舉手中儀仗,最前是兩面土黃色門旗引導,旗下各四名箭手拱衛。
其後兩面旌旗高豎,一龍旗、一虎旗,綴以五色鳥羽,此為龍虎雙旌;再次為兩幅金銅葉所制、狀如木盤的雙節,盤面雕刻著栩栩如生的淦金龍頭。雙旌示專賞,雙節示專殺,這是節度使特有的儀仗,象徵其威權,也就是說李誠中可自行決定五品以下官員的升遷和刑罰。至於五品以上至三品以下,可向朝堂參劾,由朝堂複議定罪,但一般而言,凡盧龍麾下官員,朝堂不會隨意駁斥李誠中的意見——他們想駁也駁不了。至於三品以上——朝廷基本不設這類官職,有的也是加了三師、三公銜或王爵的皇族或強鎮,正常情況下李誠中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