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丁口數,因之道:“咱們好好休養,爭取二十年內恢復到當年的三百萬丁口水平。”
“可道,你說咱們大唐如今有多少人?”李誠中開始遙想這個歷史問題。
馮道沉吟片刻,猶豫道:“盧龍為天下重鎮,若是算人的話,為二百一十萬,按照宣宗大中年間河北道的比例,約佔六成,如此,則今日河北道或有三百五十萬人;大中年間,河北道丁口據天下十有其一,則如今大唐當為三千五百萬人……”說著,馮道又搖了搖頭:“這都是五十年前的比例了,現在誰又說得準呢?戰亂太甚,無可估量啊……”
李誠中的思緒又飛到了後世,隱約記得後世上高中的時候,歷史老師曾經在講到五代史的時候,隨口說過,大宋建立之初,人口不到一千萬,不禁黯然神傷。當然,這個數字只是宋朝統治境內的人口數,不包括大遼佔據幽燕之地的人口數,或許當時幽燕能有五百萬人。也就是說,如果馮道的推測不太離譜的話,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中國會因持續的戰亂減少兩千萬人。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數字是“減少”,而非“死亡”!
李誠中心事略為沉重了片刻,隨即他將這些負面情緒拋諸腦後,又開始了計算。十五歲到六十歲之間的丁口有一百六十七萬,那麼能夠徵募來當兵的能有多少呢?三十取一的話,就是五萬五千六百人,但實際上行麼?
李誠中決定讓節度府重新統計上報,只算十五歲到五十歲之間的丁口數,他實在不敢想象,五十多歲的老人持槍上陣會是什麼樣子。
節度府再次忙碌起來,三天之後,新的數字報到了李誠中手上,盧龍轄內各州十五歲至五十歲的丁口數為一百五十六萬,只比原先少十一萬。
看到這個數字,李誠中不禁再次感嘆,能夠活過五十歲也不容易啊!
現在的數字就比較容易推算了,按照平時三十比一來徵募的話,盧龍軍能夠組建五萬兩千人的常備軍;按照戰時二十比一來徵募,軍隊數量為七萬八千人;如果在緊急狀態下以十取一的比例徵募,盧龍軍能夠達到十五萬五千人!
極端情況下,這個數字還能翻一倍!李誠中記得那位高中歷史老師曾經談過戰國時代秦軍的組建規模——六十萬人,那是一個幾乎相當於五比一的驚人比例,這個數字也同時表明,秦國的舉國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強的,甚至趕超後來的新中國!
有了這個數字,李誠中開始搭建新的盧龍軍政體系。(未完待續。。)
第六十章 河北新軍閥(三)
ps: 感謝jerod的月票鼓勵。
這是一個先軍政治的時代,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軍事都處於優先地位。穿越者李誠中也不能抗拒這股時代的洪流,否則他必定會被這股洪流無情的吞沒。
盧龍各州郡人口田畝大普查工作甫一結束,李誠中立刻開始著手解決軍隊體制問題。
當今天下各軍閥中,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軍頭佔領一塊新的地盤之後,只需要在山川輿圖上大筆一揮,將各處地盤分割好,讓手下的有功之將前往封地,軍頭們提供最初征募所需的少許糧餉,剩下的事情就是被分封出去的這些將軍們自家的本份了。能募多少兵,能訓練成什麼樣的軍隊,軍頭們都不管,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在用兵的時候發出一紙調令,將這些分封出去的將軍們彙集起來。頃刻之間,一支大軍便告成型。
這樣的做法是李誠中不能容許的,也是他建立的營州軍事體制所不能容納的。營州軍事體制是李誠中在柳城耗盡心血建立起來的,模仿後世軍事制度,無論其中有多少地方不得不向時代妥協,至少整體上領先於這個時代。
營州軍事體制包括建立軍事參謀本部及基層參謀體系、後勤輜重獨立運作及專業化分工、教化軍法考功晉升職能從軍事主官權責中分離、強調紀律和遵循條令成為訓練中的重點內容、將定期的嚴格及專業訓練作為成軍的首要之重來考量、軍官士兵的薪餉待遇由總部按制度明文操作等等內容。
這個嶄新體制的目的無非三點,即消滅軍中山頭主義、建立近現代化的冷兵器軍隊、形成相對固定和可持續迴圈的成軍體系。
李誠中早就做好了準備,在入關之前便讓都督府虞侯司、教化司和作訓司聯合研討,拿出了一個初步方案。在人口和田畝大普查的這兩個月,李誠中親自帶著張興重、姜苗和周坎以下數十名三司的中高階軍官不斷調整和細化該方案,終於確定了最新的盧龍軍整軍計劃。
六月上旬,百餘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