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軍陣,都不由自主的口乾舌燥。那軍陣十分肅穆,前方三排長槍,後方密集排列著的陣列卻看不清是什麼兵刃,粗略一點,約摸不下三百人。軍陣中計程車兵一水黃布軍服,外襯皮甲,刀槍如林,劍戟森嚴,此刻雖當夏季酷暑,軍陣中卻散發著冷冷的寒意。此外,剛才被追得狼狽逃竄的契丹人也在軍陣斜後方列出整齊的騎陣,人人騎馬,個個抽刀,兵甲戰馬顯然都是重新配備完全的。…;
兩個方陣都鴉雀無聲,一動不動,只有陣中旗幟在晨風中輕揚。最前方步陣之中打著兩杆大旗,正中一杆方旗上寫著個大大的“李”字,仔細辨認,“李”字兩旁是兩行小字,分別寫著“大唐盧龍游擊將軍”和“柳城軍使、燕郡守捉使”的字號。另一杆大旗上則寫著“張”字,兩旁是“營州軍翊麾校尉”和“虞候司都虞候”。
鄭氏三兄弟呆立良久,鄭地王喃喃道:“中計了……不是契丹人,是朝廷,是姓李的……”
鄭天王一臉苦澀,幹著嘴唇道:“二郎,咱們該如何做?”
鄭人王定了定心神,咬牙道:“大郎,某帶人衝陣吧!對面加起來也就四百多人,咱們可是五百多!拼一拼,某就不信衝不開!”話雖如此,但看對方盔甲明亮、陣型嚴整的模樣,心底也不由發虛。
鄭地王向身後招來趙千刀:“老趙,你看看後面有沒有敵軍。”
趙千刀擠身向後,片刻便回:“後面沒人。”
鄭地王向鄭天王道:“大郎,某的意思,你還是帶一百人為弟兄們守住後路才好。”
鄭天王知道自家二郎的用意,除了把守後路外,還有保全自己的心思,眼看對方軍陣森嚴的模樣,這一仗多半不好打,萬一敗了,自己可以先逃。他是個有擔當的,卻不肯自家逃命,當下道:“老二,你到後面守住後路,這裡某不能離開。某要是離開,兄弟們就都散了,仗更沒法打。若是有個萬一,鄭家就靠你了。”
鄭地王又勸了兩句,鄭天王只是不肯,當此危難之時,他也不好再勸,鄭家總要留下一人以待將來,是以不再多說,自己擠到後面去,點了一百人在河彎後面鎮守後路。
營州軍陣肅穆片刻,出來一個軍官,大聲道:“前方山賊聽真,某家張都虞有話:棄械投降者免死,負隅頑抗者格殺!限時半刻,過時休怪大軍屠戮!”
鄭天王前出兩步,大聲道:“這位,某是鄭天王,還請轉告貴上,某等是故營州都督府舊部……”他話才說了兩句,那軍官卻理都不理,轉身回到陣中,將鄭天王晾在兩軍陣前,滿臉通紅,尷尬得無以復加。。。
第五十五章 君之野望(十三)
張家堡位居小淩河流域中段,控制著轄下十三家村寨。 村寨名字雖各不相同,但村中卻大都以張姓為主,繞來繞去,總能攀上親戚。也正因為有著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張家堡素來便是這片土地上最抱團的勢力,張氏子弟平時耕種捕獵,一遇危機便自自然然凝聚在一起,合力向外,保衛著自己的家園和姓氏。
關於李誠中新近收復柳城的事情,張家是報以謹慎小心的態度來對待的,與其他小淩河流域村寨不同,張老太公眼光比較遠,對於外部的情況比較在意。從李誠中在白狼山收攏百姓對抗契丹人開始,他便一直在默默的關注著盧龍軍這位崛起新貴的舉動,只不過限於訊息的來源不夠暢通,張老太公對李誠中的事蹟知道的不是很明朗,但也遠遠高於同輩了。
張老太公不反對重新納入朝廷治下,甚至因為本身是漢人的緣故,對於朝廷收復柳城,他甚至抱有一絲期待。只不過一個甲子的歲月讓他歷練出了沉穩世故的內心,他想要多觀察觀察這位盧龍新貴的治策,以及最關鍵的——朝廷能在營州待多久?若是朝廷出兵關外的這次舉動僅僅是曇花一現,又或者這位姓李的年輕將軍頂不住契丹人的捲土重來,那麼張氏輕易倒向朝廷的舉動必將為整個氏族惹來巨大的禍事。與其這樣,不如繼續在小淩河周圍默默的耕種營生,管他外面如何暴風驟雨,只求自家風平浪靜。
營州長史府對小淩河流域的丁口普查同樣驚動了張老太公的目光,但與羊山寨鄭氏三兄弟不同的是,張老太公第一時刻便將這些假冒行商的來客與柳城方面聯絡到了一起。以他的經驗而言,如此細緻的盤查丁口和田畝的事情,不太可能是那些只關心牛羊生長、只會擄掠搶奪的胡人所為,更大的可能性是,柳城的李將軍已經將觸角探向了這片十多年無人問津的土地,因為這本是漢人官府才會進行的行為。
其後營州軍虞候司行人處對村寨的進一步打探也沒有瞞過